创新“码上服务”新模式 提升涉企服务新质效
济源入选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第二批改革典型案例
济源网讯(记者 侯琪琳 通讯员 夏志红)近日,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第二批改革典型案例发布,济源示范区报送的《聚焦公平公正监管 创新“码上服务”提升涉企服务新质效》成功入选。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示范区持续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营商环境“码上服务”新模式,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诉求办理“全闭环”、执法检查“阳光化”,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全面提升便民利企服务质效。
精准排查,实现辖区企业全覆盖。示范区组建19个合力服务团、2215名网格员,对辖区所有企业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排查,将1.4万户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平台,使其享受“规范执法”“问题反馈”“接诉即办”等一站式服务。
建立机制,“2+2”政策保障全护航。建立健全统一的服务标准,形成“2+2”平台高质量运行保障体系,全程护航平台可持续高质量运行。示范区营商中心牵头,建立涉企诉求“1+N”联动办理共享机制,形成“一口归集、台账管理、限时办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实现从受理、办理、答复、反馈、回访等“全闭环”办理。
智慧监管,入企执法检查全登记。示范区相关部门将43个行政执法单位的2100余名执法人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实行“先扫码,后入企”,实现入企留痕、执法可溯、违规预警的精准执法。
数字赋能,“线上+线下”涉企诉求全响应。企业可在“线上”通过扫码留言、上传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平台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在“线下”开通了问题流转办理绿色通道,将来电、来信、来访等其他渠道的问题反映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线上+线下”统一办理,“线上”直接反馈结果,实现数字化赋能,涉企诉求全部响应。
截至目前,43个执法单位累计入企扫码登记3689次,执法检查次数同比降低15%,平台累计受理企业诉求121件,办结率100%,企业回访满意度达98%,进一步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
下一步,示范区将持续深化“码上服务”平台应用,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范围与功能集成,持续倾听经营主体反馈,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服务响应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为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济源经验”。
9月10日18时至11日晚,济源迎来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局地暴雨。
2025-09-12“我在这里发展得很好,生意越做越大,孩子也接来上学了。我感到很满足。”9月9日,来自郑州的客商王国力欣喜地说,他在济源经营弹簧及钢丝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业务,之前一直担心孩子上学的问题。相关部门上门送政策,帮助解决了这个难题,让他更坚定了在济源发展的决心、信心。
2025-09-12“终于找到您了,是您救了我父亲!谢谢……”9月8日上午,邵原镇邵原村村民孙长河的子女为河南省烟草公司济源市公司职工赵宪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达谢意。
2025-09-12“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及时联系,我们真不知道去哪里找她。”9月10日,96岁薛老太太的家属连连向公交驾驶员和公安民警道谢。
2025-09-12济源蔬菜制种产业再次受到中央主流媒体关注。9月11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焦点访谈》栏目采访,介绍了济源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和经验。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