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党的力量所在。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示范区党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着力抓基层强基础固根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实现“愚公移山谱写新篇、两高四着力做示范”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学习教育成效是否显著、干部作风转变是否有力,最终都要在基层的“考场”上接受检验。示范区党工委坚持以系统思维推动学习教育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一体贯通,以“三联三整合”为抓手,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新模式,着力破解一批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的实际成效。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示范区党工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尺,建强组织体系,缩短服务半径,织密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触角,构建“一网全覆盖、党员走在前、组织作后盾、信息化支撑”的工作体系,探索出一条党建强、治理优、百姓乐的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路径。
位于邵原镇的黄背角村是济源西北角的最后一个村,一抬脚就能跨入山西地界。示范区文广旅局驻黄背角村第一书记邱旭文和专职网格员李小春每天都会在村里转一遍,了解群众需求,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为老人买药品、替群众取快递、让群众免费乘车……邱旭文以群众需求为先,主动当起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快递员”“跑腿员”,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这是济源网格化管理覆盖最偏远角落的生动缩影。示范区党工委坚持“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建强用好网格,建立“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志愿者”的基层治理队伍,健全“有事找支部”的闭环处置机制,全面提升网格服务管理质效,实现“一网兜起大小事”。划分网格3446个,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2030个,实现党的组织覆盖率100%。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高效能治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和基础支撑。聚焦解决薄弱村、“空心村”发展问题,示范区党工委探索打造以承留镇“金花石”、大沟河和五龙口镇留村为代表的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组团发展模式,实现片区资源共享,群众共富,集体共强。
“五龙口镇留村、逯村、化村、马村4个村抱团发展,成立了沁水园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整合区域资源,集中力量谋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沁水园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书记赵先锋说。
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服务群众的温度与精度上。沁园街道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开展“双百”行动,通过100天集中走访,100%掌握辖区居民基本情况,尽心尽力为辖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的初心,始终系于服务群众的温度、造福群众的实效。在玉川大地,一套以“示范区党工委—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四级组织体系如骨骼般挺立,“一张网、一个党组织、一个群、心连心、全覆盖”的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格局已然成型,让基层治理的暖流浸润千家万户。
治理之效,源于思想之纯、作风之正。下一步,示范区党工委将抓实抓细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党建做强、服务做优、治理做实,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侯琪琳)
一场场接地气的“议事”会,正成为畅通民情民意、解决急难愁盼的有效平台。
2025-07-23示范区山区供水调度会召开后,济源文旅集团迅速行动,安排王屋山景区与王屋镇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共送水97车,全力保障山区群众生活用水与烟草生产用水需求。
2025-07-23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公布河南省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名单,济源丰田肥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数智赋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项目成功入选。
2025-07-23济源一中教师王晓琳带领影视课程团队走进该校,把影视剧片段拆解成人生课题,为那里的师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光影成长课”。
2025-07-23回望巍峨的山岭,驶上归途,深深觉得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是多少代先辈的梦想。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