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叫响济源全域旅游品牌
中国网记者:刚刚张战伟书记介绍济源的城市发展思路时提到“工业强市、旅游富民”,我想问一下石市长,济源工业强我们都知道,但发展旅游又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项目?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石迎军: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张战伟书记已经介绍了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工业强市、旅游富民”。的确,济源不仅是一座工业城市,还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
济源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西踞王屋、东接华北平原,地处华夏文明摇篮地带,是“双阳福地”。森林覆盖率超过45%,在全省排第2名,生态很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盛赞“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诗仙李白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他的书法留下的只有一幅,就是在王屋山脚下阳台宫写的《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也是赞美济源王屋山的景色。济源还是“四渎”之一济水的发源地,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是世纪工程小浪底的所在地,是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的起点。“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雄、奇、险、秀、幽一体兼备,“世纪工程”小浪底古老的黄河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十里画廊”五龙口有观赏价值极高的北方最大猕猴群和内陆水温最高的医用地热矿泉,古代皇帝祭水的济渎庙为我国北方少有的古典园林。这里还有“大河盆景”黄河三峡、“茶道之源”九里沟、“女娲之乡”小沟背。这些景区各有特色,可以说,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了特有的旅游业发展优势。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业兴、百业旺”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幸福产业。近年,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做大“资源独有”文章,加快推动10家A级景区和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全力打造北部南太行生态观光旅游带、南部沿黄河小浪底休闲度假旅游带。王屋山是道教第一洞天,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我们精心挖掘道文化和愚公移山文化,谋划实施道境广场、王屋老街、洞天民宿、精品酒店、夜游体验等项目,打造王屋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我们还依托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大力推进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和展览馆建设,打造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济水是“四渎”之一,济南、济宁、济阳都是原来济水沿岸的城市,而济水源头在济源。我们挖掘济水文化,实施古泉复涌、河道修复、重点文物保护、济渎古庙会恢复等工作,打造济水源文化小镇。我们还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打造了充满军工元素的那些年·小镇、小有洞天养生谷、小十方酒店、梦里周庄等一大批精品民宿。目前,济源的民宿建设走在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上个月,文旅部民俗行业标准培训班在济源举办,河南省民宿与精品酒店协会在济源成立,河南省民宿协会会长由济源企业家担任。
9月25日,文旅部正式认定并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济源成功上榜,这为济源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为抓手,突出抓好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景区提质等各项工作,提升旅游产品服务水平,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增强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切实把旅游业培育壮大成济源的富民产业,把济源打造成为放松休闲、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向大家做个预告,近期我们准备利用新闻发布会这样的平台,以济源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通过各位媒体朋友的帮助,把济源旅游方面新的产品、新的变化、新的特色推介给国内外游客。我们诚挚地邀请今天与会的记者朋友,能够抽时间多到济源走一走、看一看,领略“愚公故里”的山水风情,感受“洞天福地”的独特魅力。谢谢!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