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侯琪琳 通讯员 孙璐)11月11日,记者从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济源耕地面积实现连续四年稳步增长。2024年,全区耕地面积突破50万亩,较2020年净增1.67万亩,为区域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探索构建“责任传导—空间重塑—法治护航—全民共治”四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机制,使济源耕地面积连续四年稳步增长。
压实三级责任体系,推动监管全覆盖。示范区坚持党政同责,将耕地保护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核心指标,定期专题研究部署,统筹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组建由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纪检监察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攻坚专班,协同开展耕地整治,2024年累计整治“非农化”“非粮化”及生态廊道违规占耕图斑820余亩。同时,建立“市—镇—村”网格化监管体系,设立一、二、三级田长共477名,实现网格化动态巡查全覆盖,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
强化规划引领与用途管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示范区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加强项目选址合规性审查,2024年完成7宗建设项目审查,从源头减少耕地占用。推动城镇集约发展,一方面扎实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治,合理预留乡村振兴产业用地,另一方面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划分减量优化区、存量挖潜区、增量控制区、适度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分类实施差别化供地与存量挖潜政策,2024年盘活批而未供土地4286亩,处置闲置土地528亩。强化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选址预审—供后监管”全周期管理,创新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供应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土地利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创新法治保障机制,筑牢执法监管防线。示范区构建“天眼+无人机+卫星遥感”一体化科技执法体系,实现全域实时监测、违法快速响应,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真正实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深化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建立调查取证协同、案件移送督办、执行监督机制,引入自然资源领域信用应用体系,对违法失信主体加大惩戒力度,2024年查处案件6起,罚款40.5万元,形成了强大威慑。完善“监测—提醒—惩戒—查处”闭环整改机制,综合运用限批、约谈、专项整治等手段,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行为,2024年全年整改图斑276个,恢复耕地2698亩。
培育全民守护文化,营造社会共治氛围。示范区创新宣传方式,打造“济小然”自然资源科普IP,推出《扛牢耕地保护之责》等系列动漫视频,以生动形式传播耕地保护政策。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基层宣讲、田间课堂、有奖举报等互动活动,增强群众参与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守护耕地的良好局面。
目前,济源已实现耕地保护由“单一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从“被动防御”向“主动保护”跃升。下一步,济源将持续深化“田长制”改革,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为新时代耕地保护探索更多可行路径。
推荐阅读11月10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数字(智)城市建设专题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数字(智)化发展趋势,抢抓时代机遇,明确目标定位,高水平推进数字(智)城市建设,为在“两高四着力”上走在前、作示范注入强劲动能。
2025-11-1111月6日晚,示范区召开住建交通领域项目建设第24次周例会。
2025-11-08冬季供热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暖心工程”。供暖企业都做了哪些工作?能否保障群众取暖需求?11月10日,记者深入供暖一线,走访济源供热准备情况。
2025-11-1111月10日,示范区召开冬季绿化工作推进会。示范区领导李文轩出席会议。
2025-11-11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中山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篮球女子18岁以下组小组赛中,由济源一中女篮全员组成的河南省青年女篮,以80∶62力克实力强劲的福建省青年女篮,成功晋级八强。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