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最热点 > 河南 > 正文

镌刻中原广告新丰碑——写在大河全媒体广告集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2025-11-12 09:54:54来源:河南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2025年,河南大河全媒体广告集团迎来成立三十周年。从1995年引进亚洲首台赛天使喷绘机,到如今构建覆盖高铁、商圈、社区的全媒体生态,这家根植中原的广告企业,以“初心、创新、拼搏”为笔,书写了一部中国区域广告业发展的缩影史。

  技术破局初心启航

  1995年,中原大地春潮涌动。肩负激活党报资源、拓展主流传播使命的河南达利图像广告有限公司(大河全媒体前身,以下简称“达利广告”)应运而生。

  河南日报社斥巨资引进国内首台以色列赛天使喷绘机。面对技术封锁和语言障碍,达利广告以“让党报的公信力化作可视的传播力”的赤诚初心,自发翻译数百页英文说明书,昼夜奋战三个月,最终成功实现本地化操作。当首幅高清喷绘广告亮相郑州二七广场时,高饱和度、清晰度的画面不仅刷新了公众的视觉认知,更为党报的可视化宣传创造了新的途径。

  党媒初心与技术创新的交融,铸就了达利广告“党媒属性+市场运作”的独特基因。

  创新为魂三度涅槃领风潮

  党报阅报栏网络,开拓党报户外传播新阵地——

  本着拓展党报宣传新阵地的初心,2003年,达利广告启动了河南日报党报阅报栏项目,开创了“纸媒+户外广告”的运营模式。到2005年,近2000台河南日报党报阅报栏覆盖了全省18个省辖市的街道、大中专院校和郑州市部分社区,建成了“中原第一户外传媒网络”。

  2007年,在河南日报社党委的支持下,创新研发集图文音视频于一体的新型户外多媒体设备——大河多媒体信息港,被业内誉为继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报之后的“第六媒体”。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党报的户外融合传播开辟了阵地,中宣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对党报阅报栏给予充分肯定,并授予“全国城乡公共阅报屏(栏)示范项目”荣誉,要求向全国推广。

  高铁媒体,荒原布局的远见棋局——

  2011年,在郑州东站尚是一片泥泞工地时,河南日报社党委洞察到高铁经济的巨大潜力,通过招标方式斥巨资签下郑西高铁十年的广告运营权,成为全国唯一的党报系统与铁路局合作的传媒企业,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形式最新的高铁新媒体群。2017年5月,河南大河全媒体广告集团正式成立,同年,成功加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4A组织,成为河南区域唯一同时拥有4A成员单位和一级广告企业的专业传媒机构,并累计荣获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等行业60余项大奖,实现了从区域龙头到全国知名传媒企业的跨越。

  数智蝶变,全媒体时代的生态重构——

  2021年,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大河全媒体广告集团在河南日报社党委的领导下,以“铺就一张网、锻造一条链、瞄准数字化、深耕多元化”的战略定力,擎起“大户外+”战旗,实现了公司从单一媒体运营商向全媒体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一方面,组建数字团队,发展数字内容制作与新媒体营销,实现“户外+文化+数字”转型,成为中国移动、宇通等长期伙伴;另一方面,优化高铁、商圈地库、高速公路媒体矩阵,升级全省党报阅报栏网络,降本增效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目前,运营26个高铁站媒体,户外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实现了从“资源运营商”向“价值连接者”转型。

  同时,作为河南日报社旗下的文化传播核心力量,大河全媒体立足“文化传播+产业赋能”,构建现代文化服务生态。三年来,大河全媒体以深圳文博会河南馆和当代文学之夜为支点,撬动中原文化破壁出圈,实现了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依托省内丰富的非遗资源,倾力打造的“大河文创”品牌,成为党媒国企履行文化传承保护责任、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生动实践。

  回望三十年发展,大河全媒体的血脉奔涌着三个灵魂密码:初心、创新、拼搏。初心是压舱石——任凭市场激荡,始终锚定主流价值,以党媒国企使命守护“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赤子之心;创新是原动力——从喷绘机引进到阅报栏创生,从高铁布局到数智蝶变,每一次破界都定义行业新高度;拼搏是脊梁——车间灯火、街巷足迹、荒原蓝图,熔铸“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企业精魂。

  三十而立,大河全媒体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以初心为锚点,奋力书写中原广告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大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