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公开庭审进校园 以案释法护成长

2025-10-31 10:42:59来源:济源晨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什么是电信诈骗?都有哪些类型?”……近日,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刑事审判庭庭长范红海带领办案团队,将一起涉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案件的庭审“搬”进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师生现场聆听。

  庭审开始前,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王浩杰为师生们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法治宣讲课。他从“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入手,详细阐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和典型群体的诈骗类型,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近年来审理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网络交友”等常见诈骗手段。

  王浩杰提醒同学们要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切勿出租、出借、出售“两卡”,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陷入犯罪泥潭。同时,他还介绍了如何识别诈骗套路、遭遇诈骗后如何应对等实用防范技巧,引导同学们树立“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意识。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范红海敲响法槌,一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的庭审正式开始。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师生们神情专注,直观感受司法的威严。庭审中查明,被告人张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对方提供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庭审按照法定程序,完整呈现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经合议庭评议,当庭作出对被告人张某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的判决。

  “以前总觉得电信网络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学习之后才知道骗子的手段这么多,以后一定会提高警惕!”庭审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切感受到了司法的威严与庄重,也认识到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以“零距离”普法+“沉浸式”聆听的形式,让同学们跳出“书本学法律”的传统模式,直观感受司法程序的严谨与法律的威严,有效提升了他们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张林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