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优营商环境激发更大发展活力】盘活闲置资产 赋能发展动力
关注济源网微信
资源紧缺与资产低效闲置并存的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近年来,天坛街道主动作为,重点围绕破产、停产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进行“腾笼换鸟”,变“沉睡存量”为“新兴增量”,把闲置资源变为发展“活水”。
主动创新机制,建立“府院联动”机制链。针对多次流拍的商用楼、厂房资产,天坛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法院+管理人+政府”三方高效协同联席制度,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的强大引擎。引入专业评估机构,进行科学、客观的价值重估,联合法院、管理人、政府平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精准发布拍卖、处置、售卖公告,大幅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市场吸引力。截至目前,已盘活厂房面积达1.3万平方米,吸引11家潜在买家积极参与竞逐。
打造精准服务保障链,为新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新签约企业从签约入驻到正式投产运营,全程仅用1个月,真正实现了‘腾笼换鸟’与‘引凤筑巢’的无缝高效衔接。”天坛街道营商环境办公室主任李国全介绍。在具体工作实施中,该街道提前介入,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同时,高效落实6项厂房基础设施配套及水电气等基本要素保障,并指派服务专员,为企业代办审批、报备等手续超过3类,创造了惊人的“天坛速度”。
盘活资产绝非简单的“换租客”,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和产业升级。天坛街道延伸构建“产业培育”生态链,建立“资产盘活+产业升级”联动机制。在引进新企业时,该街道积极引导其融入本地优势产业链,特别是钢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领域,推动原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整体行业竞争力。同时,还积极搭建融资桥梁,协助企业利用“信易贷”App等线上平台,定期组织“政银企”座谈对接会,精准帮助企业争取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企业发展初期的资金问题,为新项目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创新机制、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天坛街道不仅有效破解了历史遗留难题,避免了宝贵资源的闲置浪费,更高效配置了生产要素,为新企业、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近年来,该街道引进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构建了多元化运营体系,推动企业、商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共赢。目前,已化解债务1500余万元,盘活闲置厂房收入200余万元。
“我们采取优化配置、产权置换、共享共用等多种方式,做好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工作,真正让现有土地和资产释放出更大发展效能。”天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川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秉持开拓创新、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进一步开发利用能够产生效益的闲置资产,盘活具有升值空间的潜力资产,形成资产与投资良性循环,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李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