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拼抢一季度 实现“开门红”】培育外贸新动能 巩固外贸基本盘

2025-02-24 09:43:26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日前,记者从示范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经济工作会议中了解到,2025年,示范区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工贸易,不断拓展中间品贸易,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外贸集群,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持续巩固外贸基本盘。

2024年,济源加快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谋划推动外贸工作跨越式发展,全年进出口总值456.7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长20.7%,总值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济源“老三样”金锭、银锭和水处理剂,济源“新三样”金属型模、石油天然气钻具和金属轧机类产品合计出口136.8亿元,增长20.9%。

“2025年,济源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进一步巩固拓展良好的外贸成果,助推外贸保稳提质。”示范区商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示范区将在壮大外贸主体、做强开放平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通过近年来外贸工作的持续发力,济源外贸主体正在不断壮大,豫光、金利、济源钢铁、清水源等本土外贸企业龙头作用充分彰显。今年,示范区将进一步大力支持培育外贸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压舱石”作用,推动外贸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支持出口品牌产品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国际品牌产品。同时将推动外贸产业结构再优化,进一步增加济源出口商品种类,持续保持水处理剂、种植用种子、贵金属首饰的出口优势。

开放平台是促进外贸增长的重要保障。以全省唯一的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为依托,济源将在培育龙头、招商引资、园区共建、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力度,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方面持续加大招商力度,优先引进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珠宝首饰加工等产业项目。与此同时,济源将进一步提升平台对外开放能级,加快推进申创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探索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制度创新,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密切合作关系,大力拓展中非经贸合作,全力拓展国际贸易伙伴,进一步扩大国际“朋友圈”。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示范区有关部门将抓好国家、省稳外贸政策措施落实,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等协同,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等支持,确保进出口规模稳定。对进出口重点企业、潜力企业,将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积极为外贸企业解忧纾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帮助企业抢抓订单、提升国际知名度。同时将持续加强济源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鼓励更多产品融入境外零售渠道促进企业出口,确保企业进出口业务实现新的突破。

“培育外贸新动能,是示范区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示范区商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济源将认真研究储备新的政策措施,通过有力措施,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全面深化助企服务,常态化开展加快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育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等为特点的外贸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丁淑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