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关注济源网微信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示范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25—2027年,济源将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居)占比分别达到90%、95%、100%;到2027年底,力争济源525个村(居)年经营性收入全部在10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居)占比在30%以上。
持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选准路径很关键。在工作推进中,济源将鼓励各村(居)坚持因村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持续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的发展活力和水平。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资产,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的办公用房、厂房仓库等资产,通过流转、租赁、承包、入股分红、联合开发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推动集体资产市场化运作,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租赁、承包或参股等方式合理开发和经营集体山林、土地、水面、“四荒”(荒山、荒地、荒丘、荒滩)和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依法收取承包费、租金、入股分红或自主经营获取收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村闲置土地依法流转给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企业有偿使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展村集体收入来源。
特色产业带动,是焕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的关键所在。济源将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围绕蔬菜制种、核桃、烟草、食用菌、中药材、肉兔、奶业等特色产业龙头集群集约发展,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联合成立服务组织,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群众、企业等“多方共赢”。
探索发展“物业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助力。济源将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实行劳务总承包方式承接劳务输出、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服务、公司企业后勤等业务,吸纳农民转移就业并从中获得收益。鼓励发展“乡村物业”,组建物业管理合作社,负责承担乡村环境卫生保洁、清运、绿化、亮化及园区周边卫生服务,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的短板,实现村集体服务创收。
抱团共同发展不仅可以集思广益、打开格局,还能避免同类产业恶性竞争。济源将以“花石组团”为参考,支持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和支持地域相邻、资源相近、产业相似的行政村跨地域联动发展产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各村优势,到城市或人口较为集中的集镇、院校、公路沿线等建设、购置优质资产,形成完整项目或完整产业链,通过承包、出租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互融共通、抱团发展。
资金资产资源参股,可激活村集体经济“源头活水”。济源将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可支配的资产资源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营,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同时提高集体经济收益。鼓励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出产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济源还将鼓励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优势的村,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区位优势,通过休闲旅游村庄创建,成立旅游发展公司,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餐饮民宿、创意农业等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在有条件的村,鼓励在符合规划要素集体或农户土地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依托供销合作社,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为农服务行业协会、涉农企业和服务机构,自下而上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构建广泛联合、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谋划超前,未来可期。随着一项项组织强、机制优、路径新的措施落实落细,一个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快速崛起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一幅幅集体强、农民富、乡村美的时代新画卷将徐徐展开。(本报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蔡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