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小沟背村的脱贫致富之路

2024-06-28 09:3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崔鑫

       从曾经寂寂无名、困顿大山深处,到如今水秀山清,成为国家4A级景区“小沟背·银河峡景区”核心区,济源市邵原镇小沟背村奋斗了20多年。

  济源市邵原镇是河南省西北边陲重镇。北依中条,南濒黄河,东临王屋山,西接晋地,和山西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新安县毗邻,北和山西阳城县相连,素有河南豫西北门户之称。邵原恰处古时河南、河内、河东“三河”之中间地带,是太行轵道重关隘口,历史上曾为召方国、邵亭、邵郡、邵州、邵伯县、王屋县等治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邵原镇是“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之一。17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形成了这里高山、低谷、丘陵、盆地交织的多样地貌。中条、王屋等山岳和黄河八里峡、鳌背山、银河峡等地质遗迹,汇聚成“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一簇璀璨明珠,使邵原拥有了诸多佐证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中国远古神话原发地的生态资源。

  经过有识之士深入乡村田野搜集民间口传神话,考察梳理邵原神话群自然原型物,并经中国民协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论证,邵原镇被命名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随后,“邵原神话群”分别入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此,邵原镇拉开了文化立镇、旅游兴镇、乡村振兴的大幕。深处大山中的小沟背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难得的山水资源,占据先机、如鱼得水,快速走上了“文旅兴村”的脱贫致富之路。

  一、萌发产业脱贫愿望

  小沟背村坐落在银河峡谷的最深处,东倚待落岭,西靠鳌背山,南傍蛾山,北与山西析城山相连,一条源自析城山的银河水,绕村而过,是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小沟背距镇区不到20公里,是河南省最后一个通公路、通电的行政村。全村森林面积1.8万多亩,山坡耕地面积30余亩,十几户人家。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耕牧为生,采药打柴,推磨捣碓,白天爬山坡,黑夜拨油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是王屋深山区远近有名的贫困村。

  我母亲出生在银河峡出口处的银洞河村,是喝银河水长大的,所以银河峡也是我从小常去的地方,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儿时常听外祖母和母亲述说银河峡、铜炉、蛾山和小沟背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小沟背村离银洞河村十几里远,一边是鳌背山,一边是待落岭。山沟里散居着西沟、南沟、柳庄、三缠腰、明崖背等七零八落的小自然庄,十来户人家,几十口村民。那里的石门、瓮口潭、凤凰台、青龙崖、鳌背峰、跌篓崖、绣鞋龛、桃花栈、双合寨、圣皇顶、回耧地、一碗水、祭祀谷堆、老鼠梯、吊驴崖、双石人、祈子崖和娘娘庙、黄龙庙、药王庙等许多古老地名,遍布小沟背村周边的山岭峡谷、沟沟壑壑,每一个古地名都有一个传奇的神话故事。人们说这里是传说远古神话的黄金洼地,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小沟背,石头沟,黑夜白日看不够;夜晚抬头望星星,天布银河星星稠;下雨低头看河谷,地上银河彩石沟……”神秘的小沟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美好记忆。

  1996年夏天,由于工作原因,我陪同焦作市教委郁亮副主任前往小沟背村,调查济源深山区办学情况。那是我第一次步入银河峡深谷,走近深山老林里的小沟背。当时,我们几个乘坐一辆旧吉普车。当车驶入银河峡后,崎岖不平的河道山路上,大大小小的沙石子,比比皆是,车在沙石路上不停地颠簸前行,硌得人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车行至银河峡龙山口时,路越来越狭窄,车越走越危险,走到瓮口潭的悬崖峭壁时,只见临河路段的石堰早已坍塌失修,车无法通过,我们只好下车徒步沿河前行。

  走过村口凤凰台,小沟背逐渐进入我的视野。村庄不大,群山环抱,河水环绕,房屋依山而建,有的屋墙是黄沙石土夯积而成,也有的是用石头垒砌建造的,一座挨着一座,高低错落,卵石砌墙,土屋草房,有几分古朴原始的感觉。房屋大多陈旧,有些石头从墙体里脱落下来,空位置像老者没牙的嘴。屋瓦黛黑,上边长了一层深绿的苔。木棱子窗户,仍然是纸糊的。各家的院落大多铺着石板,废弃的石磨、石碾、石碓臼散落村旁,石头垒的院墙、猪圈、牛棚、厕所,都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村口幸遇一位老人,坐在场边的石头上,说自己60多岁了,一辈子还没有走出过小沟背。村里零零散散的几个妇女和壮年汉子,身着陈布旧衣,穿的大多是平底布鞋和“愚公牌”运动鞋,说是山里人穿着它,方便结实。

  接待我们的是村党支部茹守峰书记。我简单说明来意后,他便领着我们一边攀缘小沟背附近的几个自然村,一边介绍村里情况。全村辖15个自然村,42户村民,180口人,留守家里的大多是些老弱妇幼,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由于禁伐禁猎,山坡梯田土薄石多,耕作不便,常年旱涝歉收,加之禽兽糟蹋,打的粮食年年不够吃。每年青黄不接时,还要靠采摘野果、挖野菜填饱肚子,就连要买点油盐酱醋,也得从鸡窝摸个鸡蛋去换。村民一天到晚,不是用牛拉磨,就是人捣碓,大多生活物品还要到山外购买。

  村里通往山外只有一条十几里长的峡谷山路,要翻越十几道山岭,蹚水过河二十多次,往返一次足足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每次出门总是早不见日头,晚不见太阳。来回物品也全靠人力,担着山货,背着食物,到山外去加工、变卖,再买回衣裳鞋袜、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致使小沟背人常年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是济源深山区远近有名的贫困村。不知多少年来,山里人从来没有走出这座深山中的银河峡,只有一首民谣早已传出大山了,“小沟背,活受罪,不推磨,就捣碓,没啥盖,盖簸箕,没啥枕,枕棒槌……”这首民谣只哼唱了一半,朴实老成的茹守峰就说不下去了,我们一行人也感慨万千。

  茹守峰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活也开始逐渐走进小沟背村,柴油机、小钢磨、村办小学、医疗点、小喇叭、固定电话等,不断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改革开放后,小沟背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但是,由于长期不通路,不通电,信息闭塞,和山外的村庄比,依旧是块穷乡僻壤。

  多年来,政府十分关心山里人摆脱贫困,提出过整体移民搬迁的想法,也曾支持小沟背村民们自力更生、劈山开路,初步打通了小沟背通往山外黄楝树村的沿河土石山路。但“飞鸟恋旧林,狐死还首丘”,村民们还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穷家旧舍。由于山高路远,居住分散,村里孩子上学的少,辍学的多,上中学要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到15里以外的黄楝树村,甚至更远的花园、邵原等村中学去读书。先前年轻人多从邻近的阳城县横河乡娶媳妇,后来人家那边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姑娘再也没人愿意嫁过来。全村22个青壮年中,成不了家的就有10来个。其中一家,一个60多岁的老娘领着3个三四十岁的光棍儿子过日子。村里老年、妇女、儿童看病就医也很难。在20世纪90年代初,因治疗不及时致死的产妇就有5人。近几年,小沟背人又开始“孔雀东南飞”了,一些年轻人或移居他乡,或外出务工,就连本村的姑娘也都出嫁到山外了,只剩下一些年老体弱的村民留守。如柳庄居民组只剩下一家兄弟仨,其中一个还是在修鳌背山水库时受伤的盲人。南沟也只有茹家不肯远去的兄弟俩,在家陪伴年过七旬的老娘度日。

  一天的耳闻目睹,让我感慨许多。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大山深处贫穷落后的小沟背,听到了小沟背人对贫困的倾诉和对新生活的向望。此行中,我和茹守峰书记交流碰撞,萌生了利用山水文化资源发展小沟背文化旅游产业的想法。

  二、汇聚文旅开发智慧

  2000年初,我和小沟背村党支部书记茹守峰、时任花园管理区书记翟钢炮反复磋商,决定把一些知名的邵原在外工作人员邀请回来,为小沟背脱贫出谋划策,探寻一条“脱贫致富”的路。从那天起,我陪同众乡友多次走进银河峡谷,翻山越岭,攀岩走壁,探研山水,把脉问计,盼望能为小沟背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金光大道。

  2000年6月,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择令、上海同济大学教授翟良山、北京原中国文联戏剧出版社党组书记兼副社长翟明战三位乡友,相约返乡。我陪同年过六旬的三位学者历时7天,考察了小沟背一带的主要文化旅游资源。7月,在邵原镇政府召开的“邵原山水森林旅游资源考察报告会”上,杨择令教授代表三位学者,以《邵原山水旅游资源考察报告》为题作了激情演讲,提出了以小沟背村为中心,依托文化和山水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区的思路。杨教授的汇报演讲,充满浓浓的乡情与才情,让我感受至深,激动不已。

  2001年夏,堂兄翟明战自北京返乡探亲,又约我和翟明祥、翟钢炮等几位亲友再次跋山涉水,探访小沟背。我们徒步顺河而上,一路迤逦而行。夜宿小沟背,围在一盏油灯下,听茹家大娘讲鳌背山、绣鞋龛、饿虎寨、药柜山、待落岭、祈子崖等名字的来历。我们沉浸在女娲捏泥人、汤王爷箭寻桑林、王莽撵刘秀等一个个传说故事里,听得如梦如幻。

  明战兄返京后,仍激情奔涌,给明祥兄寄来《向家乡父老进一言》家书,畅想小沟背开发旅游的美好愿景:“为了反哺生我养我的土地,为了感谢情深意厚的家乡父老,我也向父老乡亲们进一微薄之言,以期抛砖引玉。择令、良山在考察报告说‘邵原的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很丰富,档次很高,是一笔巨大财富,如果及时开发,定能带动邵原经济的腾飞,使山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我对这个结论深有同感。邵原镇以现有的旅游资源条件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再不能循着过去的老路,‘背靠金山要饭,怀抱珠宝哭穷’了。”在信中,明战兄提出了开发“中华创世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初步构想。

  随众乡友多次考察,让我真正领略了邵原生态文化的魅力,萌动了探研“邵原神话群”的想法。

  三、梳理创世神话资源

  2002年春,我和一群同道乡友携手组织成立济源市邵州文化教育研究会,开始踏上了探索王屋山生态文化瑰宝和开发“小沟背·银河峡风景区”的追梦之路。从此,我们牵手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协、河南省民协、北京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同济大学、长春地理研究所、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安师范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在“两山一河”(鳌背山、待落岭和银洞河)中摸爬,揭秘山水秘籍,探源女娲神话。

  历时多年的艰辛跋涉,上百次地探寻小沟背,审视银河峡的五色石,聚焦鳌背山的峰峦雄姿,瞭望黑龙山斗顶峰的奇妙,凝视待落岭娃娃崖的天然“壁画”,挖掘山里人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整合梳理“邵原神话群”的原生态资源。集聚人力,汇聚智慧,筹措资金,开启山林,科学规划,绘制蓝图。山里山外人一起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托起“告别贫困,发展旅游,小沟背必将升腾”的期待与梦想。

  2002年7月的一天,我们再次陪同中科院院士翟明国堂兄考察小沟背。他从地质学角度诠释了小沟背的地质地貌特征,认为“邵原镇北部地区,以近南北向断层为界,以北形成山岳,以南为平原或小丘岭,形态复杂,断层纵横,褶皱发育,地形独特,山岳形胜,是产生华夏远古文化的基础”。 这为我们探源女娲神话提供了地质学的有力支撑。当年冬天,我与时任济源市旅游局副局长的李立政陪同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华仁葵先生,考察小沟背旅游文化资源。华先生更是一见钟情,如获至宝,惊叹不已:“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这里就是女娲神话原创地!”之后,他专书考察论文,从地缘说、物证说、史迹说的角度,详尽解读女娲神话产生的秘籍,认为“女娲神话的原创地是在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以西、中条山以南的古邵州地区,远古时代的邵原先民是女娲神话的创编者”。

  2006年4月,台湾中国民俗文化学者金荣华先生应约莅临邵原,专程探研女娲神话源流。我们连续几天给金先生当向导,走银河峡,上鳌背山,攀待落岭,一起触摸佐证女娲神话的生态原型物,甄别鉴证,分类整合,明确标识。金先生的解读让我眼中原有的山峰、崖壁、奇石,一下子变得有声有色,一幅中国女娲神话的生态画卷立刻呈现在眼前,真是“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之后,中国民协在河南郑州召开 “郑州·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金荣华先生宣读《女娲神话产地的印证》一文,认为“从人类心理发生学出发,认为济源市邵原镇3000多米银河峡谷里的五色石,引发出先民联想编织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小沟背西侧的巨大山体,形似海里巨鳖伏卧于山顶,古先民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认为这即是女娲断足立极之鳌;待落岭绝壁陡立的娃娃崖,又联想即是女娲以藤条抽溅泥浆成人的遗迹。由此推断邵原镇小沟背当是女娲神话的发祥地。” 金先生的发言在会里会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小沟背”“女娲神话产地”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媒体戏说“天方夜谭”,女娲神话产地济源。

  2006年5月,我和卢乃礼几位乡友怀着满腔激情,信心百倍地开始协助邵原镇政府申报“中国女娲神话之乡”,倾己之力,挑灯夜战,整理编辑申报材料。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四走郑州”“三进北京”,呈送各种文字图片资料,客观反映当地实情,详细汇报工作进展。9月,又牵手由中国民协副主席夏挽群、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陶立璠等组成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评审团再进银河峡,对小沟背一带作实地考察,终于收获了一个科学的结论:“经过对邵原地区口头传说、民间习俗等丰富文化遗存,和以鳌背山、娃娃崖、五色石为代表的大量的地质遗迹进行考察,女娲神话故事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在邵原镇小沟背都可以找到它的契合点。因此,发生在邵原地区小沟背一带以中华创世文化为核心的女娲造人、补天系列神话,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广博深厚,从宇宙学、地缘学、季候学、地理学,到人类学、考古学、古神话学,以及风情民俗学等,无所不包,堪称我国史前文化的一个缩影。”9月18日,中国民协党组正式研究决定授予济源市邵原镇“中国女娲神话之乡”称号。之后,“中国女娲文化研究基地”也随之落户邵原。

  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自2000年起,我亲历了“小沟背·银河峡景区”扬帆起航、砥砺奋进的全过程。当我和一群学者、乡民从踏上探秘“中国女娲神话之乡”那天起,也紧锣密鼓地全力助推“小沟背·银河峡景区”的开发进程。

  2002年1月19日,邵原镇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小沟背生态旅游开发筹备组的批复》。不久,“邵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小沟背村民也在一份沉甸甸的《村民协议书》上签名画押。当年,经过专家学者考察论证、梳理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策划商榷,小沟背《中华创世文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通过评审。此规划确定了小沟背开发旅游的远景目标,即“创世文化开发区、生态文化保护区、旅游扶贫示范区”,为“小沟背·银河峡景区”的发展定航树标。

  “小沟背·银河峡景区”的开发之路,并非一路坦途,是大家同心协力、勠力奋斗干出来的。有的积极争取政府授权开发旅游,有的协调村民关系,有的组建开发公司,有的邀请专家谋划,有的驻村开辟基地,有的筹措启动资金。为圆小沟背人的脱贫梦,他们向亲戚朋友借款,中途资金受阻,动员子女借贷资助,艰难时,干脆押自家房贷款,力渡难关。小沟背旅游开发之初,困难重重,前途难卜,但村民们在村党支部书记茹守峰的带领下,热情地接待所有进村开发旅游的山外人,一路助力。正是这些敞开怀抱的山里人,硬是在王屋深山区踏出了一条“文化兴村、旅游扶贫”的乡村振兴之路,给小沟背带来了希望。

  2004年,“邵原小沟背景区旅游资源赏评活动启动仪式”在银河峡石门隆重举行,“小沟背·银河峡景区”一日游线路初见端倪。2005年春,小沟背·银河峡景区正式开门营业,填补了邵原革命老区过去旅游产业的空白,为王屋山区绿色经济发展增添了一个新的增长点。2006年,小沟背景区投资20多万元修建仿五色石“凤居”,依凤凰台而建;2007年,《愚公移山》电视连续剧拍摄基地“愚公村”落户银河峡。20I0年,投资80余万元的娲皇庙,仿古建造,坐落鳌背山腰。

  2011年9月,在“纪念‘中国女娲神话之乡’命名10周年座谈会”上,时任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的夏挽群先生曾呼吁:“我们要利用文化资源,把它转化为文化资本,融入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现实的生态旅游,把我们文化的DNA变成GDP。”2014年,“小沟背·银河峡景区”晋升国家4A级风景区,打造出又一个民族精神家园。

  “小沟背·银河峡景区”已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保护生态资源,增设基本设施建设,更新游览观光景点,优化安全服务设施,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提高旅游产品品位。几年来,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3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0多万元,不断带动小沟背村民经济收入逐年递增。2000年,小沟背人均年收入300多元,2012年增至1000元以上,一举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如今的小沟背已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现在全村48户中,有15户盖起新砖瓦楼舍,小沟背人依托景区,建宾馆,开饭店,经营商铺,农家人成了深山沟里“小老板”,全村138口人人均年收入15000多元,是2000年人均年收入300元的50多倍,成为全镇脱贫致富的先进村。

  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全村所有的孩子到城里上学读书。2000年前,全村只有3个高中毕业生,现在村里已有12个大学毕业生。“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的小沟背,已率先在王屋深山区脱贫致富。

  “小沟背·银河峡景区”还带动了小沟背村周边的黄楝树、双房、花园、神沟、杏树洼等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他们和小沟背一起步入王屋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本文作者翟明东,河南济源人,1948年12月生,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济源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和济源市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