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追光”系列报道——躬耕田垄 情系“三农”

2024-01-26 10:02:2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1月22日,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在坡头镇郝山村制种萝卜育苗大棚,记者看到一株株绿油油的萝卜幼苗长势喜人,呈现出勃勃生机。

  “李老师,这两天气温低,大棚内湿度非常大,能不能通风排湿?会不会影响幼苗生长呢?”郝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周素玲询问。

  “双拱塑料大棚内湿度太大,可以适当通风排湿。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棚内温度变化,做好夜间防寒措施。天气晴朗之后,要适时喷洒氨基酸叶面肥和霜霉威,促进植株生长。”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李进中仔细查看幼苗长势,并认真开出“处方”,指导种植户做好育苗管理工作。

  发展特色产业,专业技术是关键。在周素玲看来,这批幼苗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必须真情投入、用心呵护。“这批制种萝卜有80亩,春节后就可以移栽大田了。李老师经常来指导,教我们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大家对发展蔬菜制种充满信心。”周素玲说。

  为了让更多群众端上“金饭碗”,李进中躬耕田垄、真情服务,潜心研究高山农业种植发展,创新探索高山蔬菜+蔬菜制种连作种植新模式,实现一年种两茬、亩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的目标,形成济源“万元田”现代化农业发展新业态。2023年,济源蔬菜制种面积发展至4.9万亩,辐射256个行政村,惠及1.2万户农户,年产蔬菜种子380万公斤。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李进中开设“科技讲堂”,将技术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户“传经送宝”。他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不仅提高了农户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农人”、科技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

  为了提高技术培训的覆盖面,李进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利用抖音等平台,大力宣传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农户。

  平均每年下乡超过200天、培训指导农民25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发放技术明白卡1000余份……多年来,李进中始终把“服务农民促进增收”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农技人员的初心使命。他先后获得“中国好人”、首届“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济源市“十佳群众贴心人”、济源“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筑梦田垄间,奋斗于乡野。凭借过硬的农业技术、贴心的服务指导,李进中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专家李进中,讲课实在中;张嘴顺口溜,句句致富经;随叫随时到,增收真管用。”许多群众这样称赞他。(本报记者 侯琪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