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强”政策 “优”服务 “全”保障 示范区全力助推优质企业上市

2024-01-25 10:08:36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济源网讯(记者 高明)1月24日,记者从示范区“再扬帆·谋新篇”推进企业上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示范区通过“强”政策、“优”服务、“全”保障,逐步形成培育企业上市“济源特色”,入选全省经济体制改革“民营经济改革典型做法”并在全省推广。2023年,示范区新增1家上市企业金源氢化、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元丰科技、1家新三板挂牌申报企业中原辊轴,还有13家企业进入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

  优化上市“软环境”,提供企业发展“硬支撑”

  示范区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机遇期,于2022年2月22日挂牌成立济源市企业上市办公室,同年6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随后探索出台7项助力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文件,提供从企业签约、尽调、股改、申报到成功上市全流程的政策保障。示范区搭建企业上市梯次培育库,探索建立“一企一策一表”“服务秘书制”等上市管家陪跑机制,打造“上市+产业”“上市+国资”“上市+基金”三维支撑体系,为重点后备企业规划上市工作路线制定全流程监控表。

  示范区出台配套保障服务政策,对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给予资金奖励支持。示范区上市后备企业申请在沪深京交易所首发上市的,由原政策上市分阶段奖补200万元大幅提升至800万元,奖补力度位居全省前列;在中介机构指导下完成以上市或挂牌为目的的股改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申请在境外主流资本市场上市并实现融资的,由原政策奖补200万元大幅提升至600万元;在新三板挂牌融资的,奖补提升至200万元;在河南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并实现融资的,奖补标准提升至50万元。对示范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给予母公司100万元奖励。对上市挂牌企业成功并购重组域外企业的,最高奖励至150万元。对上市后备企业引进各类私募基金和投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给予最高至50万元的奖励。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挂牌企业发债融资,最高奖励至100万元,并对为其提供担保增信的融资担保机构,最高奖励至200万元。

  截至目前,示范区已为企业兑现上市挂牌阶段性奖补资金250万元。其中,示范区为龙兴钛业兑现上市备案辅导阶段奖补资金200万元,为中原辊轴兑现企业签约中介完成股改奖补资金50万元。2023年12月20日,金源氢化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示范区给予750万元的奖励资金,现已完成审批即将拨付到位。

  打造“上市+基金”支撑体系,发挥基金赋能作用

  基金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2022年,济源出台了关于促进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基金“引进来”“投出去”“管理好”。2023年,济源落地首支国家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河南子基金,济源市源创股权投资基金、融兴产业投资基金、融德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快速有序发展。目前,济源已经形成1支国家级基金、3支省级基金、5支市级基金的新发展格局。

  示范区将梯次上市培育库的企业纳入基金投资项目储备库作为重点投向,着力为后备企业上市挂牌注入“基金活水”。目前,济源9支基金总规模81.8亿元,首期规模31.2亿元,投向包含中小企业、文化旅游、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城市建设、新兴战略产业等多个领域。同时,各类基金走访济源项目57项,完成尽调项目12项,向济源投资8个产业及项目共计4.7亿元。

  精准服务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扫清企业上市障碍

  济源做深做实企业走访调研工作,跟踪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上市发展规划,分析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趋势,夯实上市培育基础工作。济源搭建了31家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梯次培育库,推动省定上市后备入库企业从2022年的5家增加至18家,其中金源氢化成功从后备库“毕业”实现港股主板上市。

  示范区将全力挖掘优质上市后备资源,积极培育具备科创属性的优质企业,动态调整企业上市培育库;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白名单”制度,聚焦制约企业上市的难点、痛点、堵点,开辟上市“绿色通道”,精准问需于企,实行政策全周期支持、服务全链条保障、资源全过程倾斜,一事一议“销号式”靶向服务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扫清企业上市障碍。同时,示范区以“万人助万企”活动、“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等为载体,创新实施企业上市包联领导责任工作机制,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助力更多企业发展壮大。

  发布会上,金马能源、龙兴钛业、中原辊轴等公司相关负责人围绕推进企业分拆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规划北交所上市、股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