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郑海波)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采访,就绿色发展、修改地方组织法、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科技创新等话题发表看法,介绍济源经验,畅谈下一步发展打算。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创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
史秉锐表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一个全域都在黄河流域的城市,济源将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市场主体、规上企业、新兴产业规模、科研创新型机构(企业)“四个倍增”,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是今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本次修法的重要意义,新华社专题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
史秉锐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修改地方组织法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次修法把各项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中好的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为加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针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建立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站”,史秉锐谈了济源的做法和经验,认为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站不仅是了解民情的“信息台”、化解矛盾的“防洪坝”,也是凝心聚力的“连心桥”和代表履职的“加油站”。
“作为人大代表,我多次到联络站参加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主题活动,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基层声音,不仅促进了更好履职,也进一步密切了一名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关系。”史秉锐说,相信修法之后,联系点和联络站的作用必将得到更好发挥,有力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如何将冬奥“流量”变现为“留量”,推动冰雪经济持续发展,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史秉锐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中国制造业发达,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本土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培养一批冰雪体育装备产品龙头企业,把冰雪体育制造业做大做强。
针对科技创新话题,《经济日报》专门开设了“代表委员话创新”栏目。史秉锐表示,推进科技创新,重在构建创新体系。济源要坚持以创新引领、跨越发展为主线,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加强与高校、研发机构对接合作,全力打造高层次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创新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采访,就绿色发展、修改地方组织法、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科技创新等话题发表看法,介绍济源经验,畅谈下一步发展打算。
2022-03-10【奋进新征程 豫见新气象】“新校”迎“新生” 作为示范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思礼镇卢仝学校日前迎来首批入驻的一年级师生。 2022-03-10
近日,即将改造完成的济源大道(沁园路——愚公路)路段引发市民热切关注和讨论。3月3日,记者联系示范区住建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和解答。
2022-03-093月2日,《济源晨报》刊发了“89岁的山东抗战老兵梁金发寻找济源老家”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热心读者纷纷打来电话,提供相关线索,帮助老人寻亲。
2022-03-09今年济源首次通过社保卡系统,将1898万元2021年供暖季农村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发放至近7万户社会保障卡内,开启了示范区农村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发放新模式。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