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沁园 > 正文

【党史学习再深入 实干沁园在行动】河合居委会:“土地生金”新希望

2021-04-29 09:46:3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谷雨时节,沁园街道河合居委会一棵被列为“古树名木”的百年皂荚树高耸青翠。小雨淅沥,河合的历史,就刻印在皂荚树那苍劲而古老的年轮里。

  因河得名

  人,择水而居。河合,位于湨河、蟒河、珠龙河的交汇处,因河得名。

  “当时,河合在南,县城在北。湨河是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59岁的河合居委会支部委员刘国战回忆儿时,“水急石滑,村民只能沿着石头过河,村内经济十分困难。”

  受制于自然条件,粮食作物并不丰产。填不饱肚子的河合先人们勇于尝试,不断摸索,蹚出一条发展荆编的路。因荆编产品美观耐用,清代时期,“河合箩头武山篮”远近闻名。

  1970年前后,拥有荆编手艺的河合人,将荆编产业发展到鼎盛。当时,荆编作为河合人的一种副业,成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

  走在河清街上,一幅幅使用荆笆、箩筐的生活、生产画,让河合居委会支部委员张卫青的思绪穿越历史。

  “生产队组织人员,奔赴山西阳城和济源山区收购荆条,然后分发给社员,分散进行编织生产。”父辈荆编的场景历历在目,张卫青说,“生产队统一验收、统一销售,产品销往沁阳、温县、博爱等地。”

  因河而害

  因河而生的河合,发展荆编养育了一方儿女。然而,由河托举起来的村落,也曾备受困扰——因河而害。

  据县志记载,1915年农历六月,“山洪骤发,万谷并流,怒浪惊涛,直撼垒堞”。

  河水,在变身“洪水猛兽”的同时,也阻断了河合的发展,让河合人“苦不堪言”。

  通往外界的桥,必须修。酝酿十几年,终于,河合桥在1974年春破土动工。这座由工程师梁同章设计,由村民义务修建的五孔石桥1975年5月1日正式通车。

  “你喊上我,我叫上你。小孩子们从桥的这头飞奔向桥的那头,别提多高兴了。”通车当天,河合人脸上喜气洋洋的表情深深印在刘国战的心里。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机械化的进步,荆编不再是生活必需品。赶集时,人们卖出的荆编越来越少。危中求机,河合人意识到必须于变局中开新局。

  路在哪儿?破解困局根源在教育,出路也只能是靠教育。

  把脉问诊,开出“党史”良方。杨放之是河合人,他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毅然参加党团工作,编辑报纸、杂志,宣传革命道理。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在不同领域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杨放之“为革命奋斗终生”的事迹感染着一代代河合人。

  “享受先辈们奋斗成果的我们,更要肩负起建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河合居委会团支部书记刘彪感慨。

  受历史熏陶的河合人,尤其注重文化教育。2003年,济源一中建设需占用御驾庄、河合等515亩土地。身为河合居民的济源一中教师郑冬玲回忆:“河合居民接到通知后,立即响应号召,竭尽全力支持、配合济源一中建设。”

  秉承教育为根的河合,每年均有数名学子叩响知名大学校门,更有刘长剑、刘盼等学子先后被北京大学录取。

  教育为基是开新局的关键一步,但要想富,必须“另谋出路”。

  河合人再次将眼光聚焦在土地上,决定“土里刨食”。谋变的河合人从种粮食作物的思想中跳出来,盯上利润相对较高的果树。“春天,大片的苹果树和桃树花儿都开了,特好看。”从小就喜欢穿梭在果园中玩耍的张卫青,如今每到春暖花开时都和朋友相约去赏花。

  曾经乡亲们口中充满希望的“桃园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之际,被正式命名为“愚公路”。如今,路还在,只是这条道路已不再是当年的羊肠小道,而是济源交通的“大动脉”。

  依河而兴

  河合,在一次次的探索与尝试中,从远古走向新生,从困窘走向兴盛。对于河合人而言,1993年,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河合也逐渐依河而兴。

  “1993年1月,河合村归街道办事处管辖。河合村更名为河合居委会,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刘国战说,这也就意味着,河合人由农民转为市民。

  变化的是河合人的身份,不变的是集体富的使命。

  “只看到眼前摸得着的东西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眼光长远,做好没有土地的打算。”勤于思考的河合居民刘直忠说。

  “从土里刨食的观念要转,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土地生金,而且要永久生金。”关心发展的河合居民刘瑞生说。

  从皮鞋厂、电线厂到预制板厂,一直在探索的河合人不断寻求产业突变。直到1996年,河合找到了集体富裕的新路径。

  作为试点,河合居委会在沁园路东侧开发商业门店40余间,年集体收入20余万元。找准方向,快马加鞭。后来,河合居委会又相继开发出济合苑、御香苑、沁园苑等商业门店。

  “手中有票,心中不慌。”2007年,当居民完全失去土地时,河合也实现了大批商业门店的投入使用。河清街、河苑街、餐饮一条街……不断开发的新业态、新元素在河合集聚,为其带来了广受好评的“人间烟火气”。

  如今,河合年集体收入达1100万元,居民年均分红达7000元。同时,河合的发展也为济源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改民建腾飞跃,高楼林立老宅撤。千古村史烟云散,盛观今朝追溯源。”年过八旬的河合居民刘培山曾画一幅河合解放初期的村貌图。缅怀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这幅图如今激励着河合新一届“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2005年,河合桥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拆除。然而,刻印着“河合桥”的石碑矗立在湨河沿岸。河合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军伟说,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在河合人的心里,激励着河合人接续奋进。

  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河合的发展始终围绕集体经济做文章,实现了居委会与居民的“美美与共”。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如何汇集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致富?刘军伟思考得更多,也谋划得更多。

  发展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只有不断寻找更优的解决之道。眼光向外,刘军伟带队走出居委会、走出济源,希望带领河合人一起激活发展的“想象力”。

  “只有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才能实现河合稳定长远的收益。”刘军伟考虑,“当前,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或许筹划医养中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因河得名到因河而害再到依河而兴的河合铆足一股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如今,更多火热的实践等待被创造。”刘军伟说,“对河合而言,探索不会停止。”(记者 王志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