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专栏 > 济源供电 > 正文

老陶脱贫记

2020-09-16 09:23:37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克盈盈

9月7日正午,济源供电公司职工李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驱车来到下冶镇陶山村看望陶光风一家。

得知李健要来,陶光风早早就在门口等着,接过李健带来的米面油和药品,老陶眼圈又红了,“要不是你们夫妻俩,我对生活早就不抱希望了。”

这两家人之间的缘分要从6年前说起。

陶光风今年61岁,是陶山村五组村民,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一辈子没出过几次大山,虽然全家仅靠八亩六分地为生,不攀不比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2013年,老陶紧巴巴办完儿子婚事,本以为日子会轻松点,但妻子崔杏花的一场重病将家里拖入困境。家里穷得叮当响,老陶精神越来越消沉,渐渐从自怨自艾,变为自暴自弃。

“屋漏偏逢连阴雨,光靠种庄稼没啥希望,借酒浇愁,越浇越愁。”流行微信后,老陶给自己取名“老树西风”,以老树自喻,每天喝醉后顾影自怜,只想早点“飘零”。

增加内生动力,枯树就能逢春。“春天”的到来是在2014年,当年4月份,老陶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国网济源供电公司驻村帮扶队没事就到老陶家讲解扶贫政策,并为老陶家申请了低保,还争取危房改造资金为老陶家翻盖了房子,从破窑洞里搬了出来后,老陶的意志渐渐恢复。

同年6月,济源供电公司指派本单位职工孔冰与老陶家结成“对子”,实施精准对接帮扶。

孔冰每隔几天都要奔波几十公里山路来看望老陶一家,为他出主意,想办法,下雨天, 鞋上、裤腿上溅的到处都是污泥浊水,陶光风感动不已:“你们与我非亲非故都能这么帮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孔冰和驻村工作队商量后,给老陶争取了公益岗位,自掏腰包购买花椒苗,让老陶家种上了2亩大红花椒。各项扶贫举措的“倒逼”,老陶放下酒瓶拿起锄头,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勤快仔细打理庄稼,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很快,老陶家收入翻了几倍,2017年老陶卖花椒收入3万,其他卖了1万,公益岗收入2万多,加上扶贫的低保、农业保险和各种补贴……逐项细算下来,他们家的人均收入超过了1万元!

当年,老陶家一改霉气,领到了红艳艳的“脱贫光荣证”,利索索地甩掉了贫困户帽子。他的微信名也从最初的“老树西风”变为“枯树逢春”。

正当日子有了转机,2019年5月,得知孔冰将调往外地工作,老陶突然慌了神。

而在济源供电公司领导办公室内,同一单位工作的孔冰丈夫李健主动申请接替孔冰继续帮扶老陶家。

敢接过妻子“接力棒”,李健其实胸有成足。李健一直都是孔冰背后的“军师”,具体帮扶措施上,两人喜欢彼此商量,一般都是妻子出主意,李健负责分析、权衡利弊。

2019年6月,李健踏进了老陶家大门,老陶和妻子话中有话:“小孔为我家办了不少实事,真舍不得她走呀!”

老陶妻子有胃反流术后后遗症,难受时吃多少吐多少,李健就帮忙联系医生,定期帮她检查身体,还包下了她平时的药品,定期买好送过去。

老陶儿子陶卫强一直在外地打工,老两口很牵挂,李健和卫强微信聊天,鼓励他考焊工证,并帮助他在家门口找了一份月工资4000多元的靠谱工作。

今年4月份,李健还自费为陶光风家送去一公一母两只小羊, “小李啥都惦记着我们。”老陶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妻子身体也有了起色,老陶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夸李健和孔冰贴心。

“驻村工作队还把俺家纳入村集体产业分红,现在俺家人均年收入差不多2万了。”老陶伸出手指比了比,欲言又止,笑容里难掩喜悦:“一年的收入比以前十几年挣得还多!”

万事皆顺心,老陶又将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老树繁花”。

“但脱贫致富,别人帮一把,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老陶除了尽心尽力干好公益岗位,还忙着侍弄流转的土地,种白菜、种花椒、种红薯、种辣椒。有时候收工晚了,陶光风甚至顶着头灯到地里干活。

“现在,家里啥也不愁了。”老陶笑着说。(张娇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