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两会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5-13 11:22:0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何岛

  开栏的话:

  大风鼓荡霾云开,乘风扬翅越星海。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更是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之年。

  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济源两会,承载着百姓期盼,也成为洞悉济源下一步发展的“风向标”。站在新的起点上,来自代表委员的好声音,凝聚着智慧与力量,激荡新风候、成就新作为。两会期间,本报特别开设“两会聚焦”栏目,敬请关注。

  市政协委员常飞:

  建立长效机制助农增收、防止返贫是关键

  “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是围绕‘两不愁 三保障’开展的,所以其核心体现主要还在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5月12日,市政协委员常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常飞说,通过这几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项农业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农民增收的渠道也在逐渐变多变广,整体呈现出较好态势。但个别村镇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建设进度仍有待加快。

  产业建设是从“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的关键所在,破题之法在于因地制宜。常飞建议,各村镇应该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情况,着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有针对性地牵线搭桥、招商引资,助力相关产业有效落地;整合农业科技的专业力量,传授农业实用技术,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一技之长”。

  常飞说,除建立长效机制助农增收外,如何防止返贫也是关键。他还建议,示范区在资金上继续加大对村镇的倾斜力度,重点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做文章;鼓励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同时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通过看得见的成功案例引导群众改变“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切实走出一条长效的“脱贫致富道路”。

  市政协委员李庆军: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敲开“致富大门”

  “近年来,济源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初步探索出了‘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旅游业是‘一业兴、百业旺’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幸福产业,带动脱贫效果明显。”

  5月11日,政协委员李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济源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西踞王屋、东接华北平原,地处华夏文明摇篮地带,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了特有的旅游业发展优势。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李庆军建议,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要继续围绕工业强市、旅游富民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索和拓宽“旅游+扶贫”模式,总结经验、创新发展,以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制定和出台更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推动和加快乡村振兴、农旅融合步伐,来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丰富特色美食、酒店民宿、夜游项目来完善旅游业态,做优做强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带动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吸引更多的贫困人群就业脱贫,以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市政协委员侯三元: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除了要打造内生动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更要增添主体活力,用好产业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5月12日,市政协委员侯三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侯三元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和产业兴旺。没有人才,产业难以兴旺;没有产业,留不住人才。当前,济源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何让乡村特别是山区乡村振兴起来,是重中之重。他建议,要有效依托济源山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蔬菜制种、烟叶和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业,持续带动山区人民增收致富,加快壮大山区特色产业发展。

  侯三元说,目前,济源蔬菜制种的种植面积有35600多亩,涉及济源11个镇(街道),已经带动1.2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农民的每亩单季收入一般在5000元左右,是种植粮食作物收入的5倍以上。蔬菜制种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济源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但随着农业老龄化,使用锄头、镰刀等苦力劳作方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隐忧。因此,农业现代化发展刻不容缓。

  侯三元建议,要加快发展种植大户,鼓励3亩、5亩的种植小户联合发展3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式种植,同时不断完善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山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投入,逐渐以现代化耕作模式取代传统的小农户、小四轮种植模式,提高山区农民种地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市政协委员戴永利:

  加大健康扶贫力度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5月11日,市政协委员戴永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脱贫攻坚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济源在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的基础上,2020年将继续坚持三精准、突出三保障、抓好三落实,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继续打好“四场硬仗”,开展“六大行动”,实施“四大工程”,抓巩固、抓深化、抓提升,补短板、强弱项、防返贫。

  戴永利认为,因病致贫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导致贫困群众长期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因素,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他建议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要更加关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专业指导,特别要补齐基层医疗短板,做好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建设,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努力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这些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市政协委员郭磊:

  政策兜底 产业增收 努力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兴

  “济源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产业的发展。”5月12日,市政协委员郭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郭磊说,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脱贫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要持续落实、落细扶贫政策,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推进各项产业加速发展,建立健全防范返贫机制,防止已脱贫的贫困户返贫。

  郭磊认为,扶贫扶志更要扶智。生态护林员的录用、公益林的补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育苗等“扶贫大礼包”的扶持政策要继续推行,科技下乡,特别是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育苗、防虫害、防病害等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更要常态化,要切实让贫困户得到实惠。

  她还建议,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责任,聚焦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扶贫扶志扶智工作水平。要在前期科技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推动项目、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资源向山区聚集,提升科技扶贫质量和效益,增强脱贫致富的可持续性;要不断总结深化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开创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市政协委员姚霞: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5月12日,市政协委员姚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济源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手抓”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步入较好序列,乡村振兴入选全省示范市。

  “用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速,群众收入有了明显提升。”姚霞说,2018年以来,济源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成功打造了“龙头企业走在前,合作社、基地做中间,农户发展为终端”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时“一荒变三园”工作推进顺利,村庄不仅干净整洁,且随处可见小游园、小菜园、小花园,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到处呈现出一幅新农村美好画卷。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姚霞建议,要继续夯实基层基础,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发挥得更充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完善“制种+”“互联网+现代农业”和专业人才培训,引领群众走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道路,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文/记者 张恒 史丽娜 宋明洁 图/记者 宋海涛 翟长杰 王兴辉 董亚洲)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