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升 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迎“篮”而上 逐梦前行
关注济源网微信
6月29日晚,2025年济源球迷夜市、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一、二名决赛和三、四名争夺赛在示范区承留镇智慧体育广场篮球场举行。 当晚,北海队经过激烈拼搏,获得本届和美乡村篮球比赛第一名。 本报记者 李丹阳 摄
近日,济源一中女篮成功入选2025年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这支球队以汗水浇灌梦想,用拼搏书写辉煌,靠团结凝聚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近年来,济源一中女篮发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团队精神,勇往直前、敢打敢拼,凭借“小、快、灵”的独特打法,一路过关斩将、屡克强敌,书写了一个个奋勇向前的动人篇章。济源一中女篮先后荣获3次全国亚军,14次省冠军,向清华、北大、吉大等校输送30余名优秀运动员。
每天清晨五点半,女篮队员们就开始跑步热身、投篮练习。她们自信大方,进攻快如风,防守坚如铁;快攻时一记长传,有人飞奔篮下,顺畅入网;远投时,快速传切,攻击手抬手飞刀,一剑封喉;防守时,全场紧逼,既各自为战又相互照应……
“济源一中女篮的崛起,是一段自律与坚持的淬炼历程。”济源一中女篮教练宗星星说。
在青少年篮球赛场,身高常常被视为关键因素,济源一中女篮平均身高1米73。这样的身高在全国上千所高中球队中处于中下水平。如何让这些身高、体重都没有优势的孩子脱颖而出?宗星星坚持因材施教,量身定制适合球员的战术战法。“我们用‘小、快、灵’的打法和不服输的精气神,用敢于亮剑的勇气直面任何对手。”宗星星说。
“小钢炮”王小青的成长史就是与身高较量的奋斗史。刚入队时,身材瘦小的她被对手轻视,不服输的她每天提前1小时加练运球,腿绑沙袋练习变向;午休时间独自加练三分球,直至投篮手肘磨出血茧,最终成为球队得分尖兵。在学业上她也毫不懈怠,实现体育与学业双丰收,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王小青坚信:“身高可以决定起点,但努力能改写终点。”
济源一中女篮用行动改写规则,以闪电速度、精准投射、钢铁意志攻坚克难,打破“身高压制”,站在全国领奖台,用青春与汗水诠释着属于“00后”的体育哲学:身高或许限制起点,但拼搏永远定义高度。
夜幕中的体育馆依然回响着篮球撞击地板的铿锵律动,这群迎“篮”而上的女孩们跃起投篮,她们一往无前的身影和蓬勃向上的韧劲,展现出竞技体育的热血与感动,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别样青春风采。(记者 侯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