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郑海波)4月27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在大峪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要做好做大产业扶贫文章,不断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三岔河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光伏发电、集体资产抵押贷款投资、闲置资产招商引资等方式,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张战伟了解了该村的发展思路,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村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政策,找到更加有效的投资渠道,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张战伟来到贫困户黄国政家中,了解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多方支持,黄国政逐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从贫困户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张战伟鼓励他研究养殖技术,控制好养殖风险,通过辛勤奋斗,过上幸福新生活。
在仙口村,张战伟对济源伊利奶牛养殖项目用地保障进行实地考察。他勉励济源伊利乳业公司聚焦产业扶贫,勇担时代责任,在济源打造更多的规模化生态奶牛养殖基地,更加有力地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为济源脱贫攻坚作出更大贡献。
小横岭村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利用黄河沿岸沟域优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黄桃、丹参种植和蔬菜制种等产业,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致富渠道。张战伟与贫困群众亲切交谈,和大家一起算增收账。他要求合作社研究市场、选准品种、打通销路,确保贫困群众实现土地租金和就业岗位收益“双丰收”。
位于黄河沿岸的王拐村,山水秀丽、风光旖旎,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张战伟沿黄河岸一路前行,边调研边讨论,对王拐村产业发展进行认真谋划。张战伟指出,要抓紧抓好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王拐村地域资源优势,做好亲水文章,打造生态休闲旅游亮丽名片。
张战伟在调研中指出,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要以贫困群众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沿黄和山区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沟域经济,突出产业特色,推进产业变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带贫效益共赢。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落实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建新拆旧政策要求,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资源紧缺与资产低效闲置并存的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2025-07-03在济源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总有平凡却动人的故事悄然发生。多年来,李世纪、杨素琴、李霄扬一家三口以无偿献血的方式,持续传递着爱心与希望,展现着“热血传承”的温暖,书写属于他们的大爱篇章。
2025-07-03喀什的精彩是从下午开始的。躲过骄阳的毒辣劲儿,祖国的西大门鲜活起来。走过街巷,没有人能抵抗住空气中弥漫的香味:烤包子在馕坑里变得金黄,馕坑肉和架子肉泛着油光,缸子肉在茶缸里冒着醇香,还有大盘鸡、手抓饭、烤鸽子、烤肉串……一路上属于南疆的特有味道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2025-07-03示范区党工委十次全会暨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即将召开,7月2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就全会有关文件征求市级老同志、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营企业家及新业态人士的意见建议。
2025-07-037月2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主持召开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部分篇章,研究相关工作事项。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