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济源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用艺术作品凝聚抗疫力量

2020-02-19 12:27:36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建伟

  近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助力疫情防控宣传,表达对医护人员等“逆行者”的敬意,济源非遗传承人和一些民间艺人通过剪纸、麦秆画、面塑、陶泥等,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今年74岁的苗素兰是济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画的传承人。得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后,她便以武汉建设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为灵感,创作出《火攻雷击战疫情》的麦秆画。“我希望能够尽早结束这场疫情。”苗素兰告诉记者,这幅作品高66cm、宽50cm,虽然不是特别大,但从选择适合的麦秸秆到设计制作都非常复杂,花费了一周时间。“抗疫防疫,人人出力,虽然不能冲上一线,但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尽一份心。”苗素兰说。

  同为艺术爱好者,除了苗素兰,济源众多民间艺人也在用自己的作品为抗击疫情助力。“这3幅作品分别叫《楼》《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热干面,加油》。第一幅以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为原型,将‘武汉加油’四个字融入其中。第二幅主要通过书法字来表达对奋战在武汉一线的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同时加上具体的人物肖像和爱心元素,寓意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第三幅作品呈现的是卡通人物形象,表现出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近日,济源民间剪纸爱好者王可玲向记者讲述了创作这些剪纸作品的初衷,“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看到众多医护人员自愿请命,奔赴一线,我觉得他们就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英雄。所以,我就开始酝酿创作一些剪纸作品,为抗疫加油鼓劲。”

  面塑艺人高山告诉记者:“这些日子,我满脑子都是抗疫一线白衣天使、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抗击疫情,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我非常敬佩,就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党与百姓 “疫”路同行》。希望能用作品传递正能量,祝愿英雄们早日凯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济源民间艺人赵向红、李牧凡等也积极参与创作。他们从网络与电视上收集相关题材信息,创作出陶泥作品《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小品漫画《勤洗手 多开窗 宅家里 测体温 多消杀 》、人物肖像画《向钟南山院士致敬》《向李兰娟院士致敬》等,用文艺作品凝聚抗疫力量,鼓舞抗疫斗志。(记者 黄一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