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史方方 通讯员 范富杰)2月1日一大早,大峪镇寺郎腰村党员赵海霞轻手轻脚地起床,看了一眼还没有醒来的两个孩子,摸摸他们的小脸蛋,就急匆匆出门,赶着去村里的疫情防控检查站,替换值夜班的人。
看到有车驶来,赵海霞立马走上前去。“老乡,麻烦您配合一下,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她又拿起喷雾器,仔细对车辆进行消毒后,方允许其通行。
山区早上气温低,尽管裹着围巾、戴着口罩,赵海霞还是会时不时地打个冷战。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对过往每一个人、每一辆车进行登记、消毒。
赵海霞是寺郎腰村一名普通党员,今年30岁,在富士康工作。腊月二十七,放假的她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
“我们原本打算初二回市区的家,但当天一大早就接到村里的通知,号召大家尽快行动起来,开展疫情防控。我是党员,义不容辞,就决定留下来参加村里疫情防控检查站的值班工作。”赵海霞说。她的决定得到了丈夫的支持。“海霞回来就给我说了这件事。照顾孩子重要,但疫情防控更重要。为了全村人的安全,我全力支持她的决定。”赵海霞的丈夫曹起起说。
上午开完动员会,下午赵海霞就上岗了,每天坚守在检查站,4岁的儿子和1岁多的女儿交给了公婆和丈夫照顾。
寺郎腰位于大峪镇中心位置,又是交通要道,人流量大,经过的车辆多,疫情防控任务很重。赵海霞常常一忙就是一天。有时候回到家,孩子们已经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走的时候,孩子们还未醒来,她只能偷偷地亲亲他们。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党员。疫情就是命令。这时候我必须站出来,并坚持到疫情结束那一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赵海霞坚定地说。
示范区实现了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打通了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和急救网络“最后一公里”,为区域内胸痛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
2025-04-30连日来,王屋路升龙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昼夜奋战,以“两班倒”作业模式抢抓工期。
2025-04-304月27日至29日,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以“血脉相连传递温暖”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以热血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大爱精神。
2025-04-30截至2024年,济源市慈善总会累计发放助学善款600余万元,精准帮扶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户、重残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3500余人次,用慈善力量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2025-04-30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舒适、有序宜人的旅游环境,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