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济源扶贫文化建设方面频频传来好消息:微视频《过年》在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的“脱贫攻坚精彩瞬间”网络微视频优秀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中,获评优秀作品,成为我省唯一获奖作品;示范区审计局驻村第一书记陈建政的驻村故事《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入选中国扶贫杂志社与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联合组织开展的“我的驻村故事”主题征文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名单;《扶贫路上“金鸡”鸣》等三个反映发生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故事又入选《河南脱贫攻坚故事会》第一辑。
记者了解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济源注重扶贫文化建设,用戏剧、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春联等多种形式助力脱贫攻坚,以“文”化人,记录脱贫攻坚火热生活,展示脱贫攻坚良好形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营造了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文学作品、“我的驻村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原创优秀扶贫春联、优秀摄影作品等方面的征集活动,讲述扶贫故事,塑造脱贫典型,记录脱贫实践。
济源组织作家协会作家深入火热的脱贫攻坚主战场,通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全面挖掘脱贫攻坚中最美的风景,出版《济源文学扶贫专刊》,用文学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助力脱贫攻坚。原创优秀扶贫春联征集活动中,济源扶贫办与诗词楹联学会联合评选出79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寓意深刻的优秀原创春联,“澍雨遍滋千家富 春风不教一户贫”“扶贫先立愚公志 解困更需赤子心”……这些春联把志气、信心送到贫困户心坎上。“留住精彩瞬间 助力脱贫攻坚”优秀摄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评委会共收到描绘群众致富、干部驻村、企业帮扶、乡村新貌等全方位展现脱贫攻坚工作的图片500余张(组),最终评选出10张(组)优秀图片,更真实、生动地记录脱贫攻坚工作。
推出精准扶贫标志。标志整体设计为圆形,由文字与图片两部分组成,具有鲜明的济源特点。标志自2018年7月推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扶贫工作,提升了全社会对脱贫攻坚事业的关注度,已经成为济源的一张名片。10月15日,济源脱贫攻坚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又有24家企业被授权使用精准扶贫标志。
组建统一规范的“习习春风”宣传队。为了进一步整合宣传力量,济源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队统一命名为“习习春风”宣传队,并统一为各镇、各行业部门、各驻村帮扶单位制作了“习习春风”宣传队队旗。“习习春风”宣传队每月定一个宣传周集中宣讲,把平时宣传与定期宣传结合起来,增强氛围,提升效果,成为扶贫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济源还建立了脱贫攻坚新闻素材库、图片素材库、视频素材库。这些素材全面展示了济源脱贫攻坚的真实历程、生动实践、成功经验和重大成就,为进一步总结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实基础。(记者 史方方)
10月10日,记者从示范区财政局获悉,1至9月,济源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项目68个约4.1亿元,涉及民政、教育、农业、住房、交通等民生领域,惠及群众62.4万人次。
2025-10-13“亩产达481公斤,产量喜人!”“很激动,又是一个好收成。”……近日,由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检疫站、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农技专家组成测产团队,深入五龙口镇碧溪种植家庭农场,对百亩高油酸花生示范田开展现场观摩与测产。
2025-10-13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2025-10-13近日,示范区出台《关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聚焦科技创新,从强化产业集群培育、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企业改造升级、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发力,助力示范区打造产业强市、创新高地。
2025-10-13假日经济是观察消费市场的“温度计”,更是丈量经济活力的“标尺”。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