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镇办新闻 > 思礼 > 正文

思礼镇率先推行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

2016-11-23 00:00:00文章来源:济源网责任编辑:
政府买服务 清洁惠民生
思礼镇率先推行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几乎看不到纸屑、塑料袋等垃圾,村民家门前的垃圾桶呈一字排开……11月20日,记者在思礼镇洛峪新村采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现在村里每天都有专人收垃圾、打扫卫生,确保地面干净。”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明科笑着对记者说,“这是镇政府推行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带来的变化。”
       过去村里的卫生两三天打扫一次,如今天天都有人进村清扫。让李明科感到高兴的是,村里比以前更干净了,并且还不需要村里花一分钱。“这些费用都由镇政府统一支付,相当于镇里给我们请来了免费的保洁保姆。”看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李明科高兴得合不拢嘴。
       原来,多年来,思礼镇农村环卫保洁工作普遍存在“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现象。今年7月份以来,思礼镇围绕“五镇联创”(争创全国文明镇、国家园林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小城镇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目标,通过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学习,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环卫保洁外包管理制度。通过公平竞争和统一招投标,思礼镇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将全镇环卫保洁工作外包给我市一家环境保洁公司,同时实行包干制,将包括员工工资、劳保福利以及各种材料费、燃料费、水电费,各种工具、设备维修费、行政管理费在内的费用统一打包给该公司进行管理,以公司化运作模式确保全镇卫生整洁、确保进入思礼镇辖区看不到一片垃圾。
       “我们按每个村500口人配备一名环卫工人的标准成立了环卫队。”该公司经理赵传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点前,环卫工把村里的卫生打扫干净,然后用环卫三轮车把垃圾送到垃圾中转站;专用的自带压缩式垃圾清运车把垃圾压缩后,运送到市垃圾填埋场,从而确保村里垃圾不再二次落地。
       推行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不仅干净了农村环境,而且减轻了财政负担。“实行之前,全镇每年的环卫保洁管理费用为200多万元;如今费用仅为170万元。”思礼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把环卫保洁外包后,并不意味着政府撒手不管了,思礼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就肩负着督促检查和经费发放等工作。该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主任王国明说,他们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镇区以及27个行政村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并在月底进行综合评比。评比结果将作为思礼镇对环卫外包经费发放的重要依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