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09:48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太原一别快50年了,真想你呀……”8月24日,太原的常华成老人通过视频看到济源籍战友赵锁柱的那一刻,激动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两个人“隔空”对话,一起追忆起军营往事,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俩老人相谈间,还联系上了其他两位老战友,并相约再见的日子,共叙战友情。
两位古稀老人跨越49年“隔空相聚”的场景,令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广播中心一行人动容。特别是金牌主播王仝,在得知两位老人“相聚”后更是激动万分。事情虽然已过去几天,但王仝回忆起找人的经历仍感慨不已。
“济源县3号信箱”是留下的唯一线索
8月22日,山西太原交通广播的赵晓勇通过安阳交通广播和濮阳交通广播的同仁联系到了王仝,说想替父亲寻找济源籍老战友。这位老战友的名字叫赵锁柱,爱人叫郭软英,20世纪70年代给他父亲留的地址是“济源县3号信箱24号分箱”。线索仅此而已。
王仝说,由于工作原因,他知道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有个“7号信箱”,会不会“3号信箱”就在531?于是,他找到曾经在531工作的人打听,但都说“没有听说过”。几经辗转,他找到了曾在531工作的一名老人。从老人口中得知,531二分部、三分部有个“3号信箱”,可惜当时建成未投入使用,人就走了。
这一下,线索断了。“听说相关人员后来去郑州了,我又找到省电台的人帮忙。”王仝说。
王仝一方面私下寻人,一方面赶紧与同事一起做寻人节目,并于23日在济源新闻综合广播调频(FM102.0)早8时播出。与此同时,“3号信箱寻人”的视频在济源新闻综合广播公众号、“阳光王仝”抖音号上发出。
热心听众、网友留言提供线索
“3号信箱寻人”的节目以及视频在平台上发出后,受到广泛关注,热心听众、网友纷纷留言提供线索。
网友“静待花开”:建议到邮电局找老一辈的人问问,那时候分拣信件有专人负责。
网友“山大王”:“3号信箱”可能在九里沟的二分部。
……
经过一天时间,找人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一名热心听众给主持人发微信:“要找的老人现住在亚桥,年轻时在太原工作过,后调入济源531工作;他爱人郭软英在531医院工作。他们都已退休多年。”
网友“老蔡瓜子”在后台留言:“就住在玉泉街道办事处门前,亚桥供销社小区。”
工作单位有了,住址锁定亚桥供销社小区,当工作人员准备进一步查找赵锁柱的详细地址时,市民郭利娟的一个电话让媒体人精准地找到了赵锁柱老人。
郭利娟称,她那天开车去办事,路上行驶时无意中打开了济源新闻综合广播,没想到竟然听到了熟悉的名字——赵锁柱。赵锁柱是她姑夫,郭软英是她姑姑。她便立马和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广播中心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并提供了电话和详细地址。“这真是机缘巧合!”她高兴地说。
阔别49年,“隔空”共叙战友情
在众多热心市民和网友的帮助下,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广播中心一行人马上奔赴赵锁柱家,安排他和老战友“隔空”见面。
赵锁柱得知太原老战友常华成在找他,既激动又开心。他和常华成1968年4月一同当兵入伍,并分到同一连队,1973年1月同时转业。后来,他返回老家济源在531上班。今年74岁的赵锁柱拿出退伍证,看着照片上年轻的自己不禁感慨万千——49年,再见时已是暮年。
失去联系49年的战友,终于通过视频见了面。49年不见,他们都还记得当初的模样,当年那段峥嵘岁月对他们来说,是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你是小陶,我是老赵。几十年没见了,你还是那模样,只是上了年纪……”电话一通,赵锁柱打趣道。通过常华成,赵锁柱又先后和太原的陶长生、郭继先两位战友通过视频见了面。当年曾英姿飒爽、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如今都已是两鬓斑白、年岁已高的老人了。视频见面,他们激动万分,惊喜而泣,不时寒暄互问冷暖,场面十分亲切、感人。
“真是没想到,济源媒体效率这么高,找人的速度这么快,济源人这么热心,这么快就联系上了父亲的老战友。他们相互留了联系方式,等此次疫情结束后,我父亲就去济源,一是感谢济源媒体,二是看望老战友,三是到愚公故里感受愚公移山精神。”赵晓勇说,他父亲委托他向济源媒体及热心市民表示感谢,感谢帮他圆了这个梦。
赵锁柱这几天还沉浸在见到老战友的兴奋中。他说,要感谢媒体人,感谢热心人帮他续上了断了49年的战友情。同时他告诉记者,“3号信箱”在531总部。(记者 陈秋芬 实习生 王佳欣)
【相关链接】
20世纪70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肩负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区域经济、战略安全布局、生产力布局大调整的重任,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兵,怀着满腔热忱,投身到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济源,以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确定为国家三线建设项目在河南的重点布局地区之一。“531”工程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炮生产基地,共有13个分部,横跨济源、孟州、洛阳吉利区3地,总部就设在济源。
20世纪80年代,曾经响彻祖国大地的“531”工程走完了近20年的历程,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愚公移山干部学院由原四分部工厂改建而成,让濒临废弃的三线建设遗产重焕生机,成为河南省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三学院三基地”之一。
在济源市文旅集团的规划下,原二分部的老旧厂房被改造为那些年小镇。如今,那些年小镇已成为济源一处“网红打卡地”和“旧时光追忆地”。
责任编辑:克盈盈
社会民生2022-08-30
社会民生2022-08-30
社会民生2022-08-30
济源要闻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