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两会”聚焦】构筑沿黄生态屏障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3-02 10:1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流经济源的范围长达64公里。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今年“两会”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度成为市人大代表关心、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大家纷纷就如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积极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赵中兴:探索智慧水利 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流域的治理、保护和水利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治理黄河要久久为功。”3月1日,市人大代表赵中兴说。

  济源全域位于黄河流域,济源的山山水水皆与黄河生态息息相关。多年来,愚公儿女倾心呵护母亲河,坚持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综合治理。”赵中兴介绍。

  近年来,济源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重点开展了沿黄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支流河道整治、淤地坝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了引黄调蓄玉阳湖、东湖工程;加快推进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工作。

  赵中兴表示,“十四五”时期,济源水利系统将聚焦“表象在黄河”,立足“根子在流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全域规划,全民参与,全流域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高效配置水资源,把黄河济源段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以水润城,让黄河成为惠及愚公儿女的“幸福河”;以党的建设推动水利事业蓬勃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又富又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济源,提供坚强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市人大代表张冰凌:弘扬黄河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要讲好黄河故事,打造独具济源特色、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和黄河文化风情体验区。”3月1日,市人大代表张冰凌在接受采访时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不仅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遗产,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张冰凌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济源作为黄河流域的主要城市之一,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要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加快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对此,张冰凌建议,要将黄河沿线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文化集中展示,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名片和标志性文化景观,扶植一批沿岸产业重点项目和品牌,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入手,有针对性地打好各项攻坚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修建沿黄森林公园和健康步道,美化环境,打造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如何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张冰凌说,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开展以“传承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延续历史文脉,培育青少年了解黄河、热爱黄河的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观赏樱花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实际观察、动手实践中,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治黄智慧,领略黄河安澜的历史奇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市人大代表赵开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济源地处黄河中游,全域位于黄河流域,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3月1日,市人大代表赵开颜在采访中表示,济源要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洛阳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从整体上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促进优势资源要素进一步集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要坚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加强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行企业、项目准入机制,大力推进节能降碳,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河流‘清四乱’、河湖‘三污一净’等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服务业。”赵开颜说。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开颜建议,要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凝聚精神力量,以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杜八联革命纪念馆、晋豫边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促进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断扩大黄河文化对外影响力。

  市人大代表杜中联:遵循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提升沿黄生态环境质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济源处于黄河流域的重要经济带,‘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环境治理、经济结构提质增效、生态功能提升和国土绿化提速等,对全面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意义重大。”3月1日,市人大代表杜中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需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同时,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构建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承留镇辖区水域面积较大,南山森林植被丰富,应贴合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高标准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全面提升辖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于具体该如何实施,杜中联表示,应持续推进“河长制”工作,加强对引沁总干渠、大沟河、砚瓦河等黄河流域二级、三级河流“一河一策”治理,加大河道巡河力度,提升河道管护水平;对城郊绿化等功能区进行全面提升,对乡土树种植物园、曲阳湖南岸游园、曲承路廊道绿化等建成区强化管护,不断打造生态宜居新地标;加快实施“厕所革命”,全面启动生活污水管网和处理终端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保证流入黄河的水源干净清澈,为提升沿黄生态环境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市人大代表郝国喜:讲好黄河故事 传播黄河文化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尤为重要。”3月1日,市人大代表郝国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戏曲的方式讲述黄河故事,让更多人喜爱戏曲,了解黄河文化,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和梦想。

  郝国喜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济源要抢抓这个机遇,对照国家、省重点支持方向,充分发挥资源和特色优势,主动融入全盘发展战略规划。

  同时,要全面挖掘黄河文化,广泛弘扬黄河精神,生动讲述黄河故事。郝国喜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红色故事“杜八联护送大军过黄河”等,通过一代代勤劳的济源人口耳相传至今,不仅为黄河文化注入了新鲜元素,还源源不断地为愚公儿女提供着精神动力。

  “用戏曲的方式让大家了解黄河文化,怎么把黄河文化和戏曲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在郝国喜看来,像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以及济源群众奋斗脱贫致富的鲜活故事,都可以用戏曲的形式展现。这不仅能弘扬黄河文化,还能带动济源旅游业的发展。目前,郝国喜和济源戏曲人正在为如何讲好黄河故事作积极探索。

  此外,郝国喜表示,济源要努力打造一系列沿黄文化旅游休闲康养项目,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把黄河文化资源转化为济源高质量发展动能,通过愚公儿女激流勇进、永不退缩的担当和斗志,谱写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济源篇章。

  市人大代表薛茂盛: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济源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3月1日,市人大代表薛茂盛在接受采访时说,沿黄区域多为灌木林地、疏林地及宜林荒山,森林质量较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需要进一步加大保护与发展力度。

  薛茂盛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济源通过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等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开展荒山造林,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薛茂盛建议,要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城乡融合、济洛融合发展为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山区镇资源优势,规划高质量发展的新阿型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山区循环农业经济,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新型民宿项目,振兴农村旅游产业,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做到生态美,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培育珍贵树种,构筑沿黄生态屏障,全面提升沿黄区域森林质量,加强黄河湿地建设,改善沿黄区域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效地处理各方面关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达到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目的,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文/记者 张佩佩 王莉 宋明洁 图/记者 刘培琳 程子明 李浩)

责任编辑:薛芳芳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