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济源网

张鹏:于无声处彰显医者仁心

2020-08-14 10:27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

张鹏在济源新冠肺炎救治中心 

张鹏(第一排左一)和同事们在一起

  近日,在河南省呼吸医师学会发布的“河南优秀医师”名单中,济源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年仅33岁的主治医师张鹏赫然在列。

  2010年,张鹏从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自2011年至今,张鹏在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工作已近10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张鹏毅然决然成为济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心的一名医生。

  直到3月27日济源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张鹏和并肩作战的同事们才终于可以回家休息。对于张鹏而言,这次经历是永生难忘的。

  “我还年轻,也没有负担,我先上”

  每年秋季,呼吸内科就会迎来一大批患者。2019年,为迎接秋冬季节的流感高发期,济源市人民医院特别成立了甲流小组。张鹏也是小组成员。

  然而,甲流还没有完全散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不期而至、席卷全国。

  很快,济源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并于1月29日成立了济源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我当时心里想着,只要防控措施得当,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作为一名医生的张鹏告诉记者,“而且我年轻,没有成家,没有那么大的负担,所以不怕。”

  “那你告诉家人了吗?”面对询问,张鹏笑着摇摇头,他告诉记者:“工作上的事儿,我很少跟父母说,这次也一样。”可能是怕父母担心,和同事一起入住济源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时,张鹏并未向父母提及。

  在济源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张鹏与同事们一起组建医疗团队,积极学习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同时,配合科室主任,一起制订治疗方案,组织专家会诊;制订感控、抢救流程,协调备用药品、抢救设备、化验检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最大程度地为病人争取生存的希望。

  “不到疫情结束,坚决不出病区”

  2月1日,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收治的1名武汉返济人员及其妻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均呈阳性。此时,张鹏主动请缨,要求到新冠肺炎确诊病区工作。

  “当时,我已经了解到新冠肺炎的危害性。济源有了确诊病例,我觉得应该告诉父母。”权衡后,张鹏决定电话告知父母。母亲杨玉玲在电话那端沉默了约一分钟,然后千叮咛万嘱咐张鹏应注意的事项让他加强防护,注意保护好自己,千万不敢疏忽大意。

  在病区的日常工作中,张鹏认真负责,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其中收治的1名重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按照医院要求,他积极联系省专家组会诊,每日上报患者病情变化、各项化验结果,直到病人的病情好转。

  “在救治中心病区,收住有疑似和确诊病人,他们被单独隔离。”张鹏说,“不能与亲人在一起,有的对新冠肺炎产生心理惧怕,有的还受到社会歧视与冷眼,他们普遍存在着焦虑、恐惧、失落和无助的心理。”

  作为医生,张鹏明白,这种心理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每到查房时,张鹏总不忘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化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慌。“熟络起来的两名确诊患者心理上没有那么恐惧了,还叮嘱我们忙完赶快出病房,”张鹏清楚,“这两名确诊患者是想让我们医生护士也减少感染风险呢!”

  随着病人的增多,工作量逐渐增加,与病人接触时间的延长,医护工作者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但张鹏毫不畏惧:“为了组织的信任,不辜负患者,我自己豁出去又何妨!”

  “不到疫情结束,坚决不出病区。”这是张鹏对自己的要求。按照规定,在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工作15天就可以轮休,但他毅然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拒绝休息,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张鹏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我对各项工作已经非常熟悉了,工作效率肯定更高些。”其实,大家都明白,张鹏是把安全留给了别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确诊患者清零,就是给济源人民最好的答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同事们的精心治疗,最终,济源5例确诊患者全部健康出院。出院之际,他们纷纷向张鹏及同事们表达最真诚的感激之情。而这也意味着在隔离两周后,张鹏终于可以回家了。

  听说儿子可以回家了,张鹏的母亲特意做了一桌好菜。“他一回家,看到他都瘦了,我专门给他做了好吃的,好好补补身体。”母亲杨玉玲告诉记者。

  “他一心只在工作上,自己的个人问题也不操心。”杨玉玲在言语中,流露出对儿子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满满的认可,却也为他还没有结婚而操心、担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当头更见人间真情。“张鹏在工作中总是认真、仔细,能够切实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患者的感受。”张鹏的同事马欣说,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汗水,为一位位患者带来了健康平安。

  在采访中,张鹏不断重复,自己做的工作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和其他同事一样,只是尽心工作而已。在新的时间节点,张鹏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中。只是,张鹏珍惜这份经历,他说:“医者仁心,我会继续努力,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护航。”(记者 王志远)

责任编辑:薛芳芳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