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叫杨河水,今年七十一岁了,老伴小他一岁。两个人虽然已年过七旬,可还和儿孙们住在一起。杨河水买的房子也不大,三室两厅,一百四十多平方米。
杨河水五十五岁那年,儿子结婚成家。杨河水就在外面又给儿子买了一套新房,让他们另外住。
一年后,孙子出生,需要爷爷奶奶带。于是,杨河水就让他们又搬回来住了。这一回来住不要紧,就再也不走了。三年后,孙子上幼儿园,需要爷爷接送,奶奶就做饭;六年后,孙子上小学,更需要爷爷奶奶做帮手。一而再再而三,一家三代五口就一直住在一起。
如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相当多的居民不喝自来水,而是喝经过处理的纯净水。于是,做纯净水生意的就应运而生。小区里,就有了专门供应纯净水的点,且安装了管道,使用起来很方便。
儿媳妇发现小区里有了专门供应纯净水的管道后,就在网上购买了一个热水器。热水器快递到家后,儿子就对杨河水说:“你联系一下小区里供水的人,咱家也去办一个供水卡,以后咱家都喝纯净水。”
杨河水明白儿子话里的意思,就是办卡的费用自己出一下算了。
杨河水当天就联系小区里供水的人办了个卡。从此,他就多了一项家务事——打水。
杨河水把水打回来,往饮水机下边一放就不管了,自己和老伴仍喝水壶里烧开的自来水。
不知过了几天,孙子对杨河水说:“爷爷,热水器里没水了,您再去打一壶吧。”他方才打开饮水机下面的盖子,取出水桶,发现里面只剩一点点水了。
杨河水把水桶倾斜了一下,又打开抽水的开关,直到把水桶里的水全部抽到烧水壶里,才取出水桶。走到门口,他拿上供水卡,出门打水去了。
一天,水桶里的水又喝完了,杨河水恰巧外出办事不在家。无奈,儿媳妇只好掂起水桶去打了一桶水。回来后,儿媳妇就对儿子说:“咱们住的房子里不是还有一个水桶吗,咱们现在也不回去住,水桶放在那里也是闲着,你去把它拿过来,这里一个水桶,多不方便。”
儿子很听媳妇的话,马上就开车去把闲置的水桶取回来了。
从此,家里打水,就成杨河水一个人的事了。(原聚文)
初秋时节,药香满城。9月19日,由示范区卫健委主办,玉泉街道办事处和玉泉卫生院承办的济源示范区第六期中医药文化市集在玉泉体育中心暖心开集。
2025-09-24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弘扬优良家风、倡导文明婚俗,满足新人在国庆节这一特殊日子办理结婚登记的美好愿望,今年10月1日当天,济源婚姻登记大厅将继续开放,为准新人提供结婚登记服务。
2025-09-249月20日傍晚,克井镇阎营村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悄然展开。
2025-09-24在当前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加速升级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部分岗位“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
2025-09-249月23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国资国企改革进展情况汇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出席会议。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