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央视关注济源非遗节目《黄河船工号子》

2025-07-26 08:2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济源网讯(记者 史丽娜)7月24日,央视综艺频道《文化十分》栏目关注报道了济源示范区参加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的非遗节目《黄河船工号子》。节目视频中,演员们以粗犷豪迈的唱腔、铿锵有力的演绎,将沿黄人民骨子里那股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深切感受到黄河文化的磅礴力量。

  节目介绍,济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河船工号子》描述了黄河船工的艰苦劳动场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曲调简单朴素,歌词流畅自然,演员们通过铿锵的节奏和朴实的呼号,指挥劳动、凝聚力量、抒发情感。

  据了解,《黄河船工号子》是由黄河中下游的济源人民在长期的黄河人力船运实践中首创,并逐步加工完善而形成的传统民间音乐,是船工在集体的船事劳动中用来协调动作、团结力量、振奋士气的音乐口令。

  节目中,一位参演人员的讲述揭开了黄河船工号子的丰富内涵:“黄河船工号子有好多种,不同的劳动场景对应着不同节奏。出沿号是把船从河里拉上岸修缮时唱的,打篷号是起风时借助风力把船帆升起来的号令,拉船号则是负重前行、非常吃力的鼓劲声……”他还在现场演示了不同号子的节奏特点,解释道,“号子讲究‘一人高歌领号,众人随声唱和’,领号者与和号者的默契至关重要。它的节奏不像歌曲那样均衡,而是跟着劳动的力道和感觉走,我们也是在反复揣摩中,才整理出适合舞台呈现的韵律。”

  此次央视关注,不仅让《黄河船工号子》这一非遗瑰宝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更让蕴藏其中的黄河儿女奋斗精神得以生动诠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