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升 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一场8小时的“生命接力”

2025-07-11 09:47:2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展信如晤,夏安。我是一名被困时得到及时救援的外地游客,特向贵集团党组织致信感谢。经历这场救援过程,我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分量,更见证了济源文旅系统基层党组织‘党旗飘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的生动实践……”7月8日,济源文旅集团综合部和王屋山景区分别收到一封郑州游客及家属的感谢信和一面写着“险峰急难伸援手 十二丹心护归途”的锦旗,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与感动。

  时间回到6月27日17时30分许,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王屋山的宁静。一名郑州游客因身体突发状况无法行走,被困在王屋山景区天坛神路滑道口。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求助电话后,该景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4名救援人员带着设备、食物和药品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救援。

  尽管天气闷热,光线渐暗,山高路险,救援人员依然以最快速度行进。一路上,大家在荆棘中开路,在陡坡上攀爬,在密林中摸索,互相鼓劲,相互助力,甚至手脚并用,拼体力、赶进度。率先抵达的救援人员为游客送上温水和药品,可是服药后游客症状并未明显缓解,加之山路崎岖,救援担架无法施展。此时,夜色深重,救援人员只好一人搀住游客手臂,两人托住他的腰部,一人在前方探路,艰难前行。“你们踩着我的脚印走,稳当”“慢点儿,这里不好走,大家伙沉住气”……朴实的话语成了黑夜中最有力的支撑。“你不用担心,有我们呢”……深夜的山间救援,深一脚浅一脚,救援人员一边走一边安慰受伤游客。“你们到哪了?我们也上来了”“人现在怎么样”……正当大家举步维艰时,又有8名救援人员上山接应——12人组成了接力队,用肩膀架起“生命通道”,一步一步将受伤游客护送下山,并进行身体检查、食物补给、心理疏导……6月28日凌晨时分,救援人员将游客安全护送至停车场,再次确认游客身体无大碍后,引导护送游客车辆至高速路口。“谢谢!要不是你们及时救援,我真不敢想后果会怎样”“不用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长达8小时的接力救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封感谢信、一面锦旗,映射出王屋山景区和济源文旅集团的责任与担当。这场救援的“速度”与“温度”,绝非偶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景区就是家、游客就是亲人”的服务理念,到“一人有难、全员支援”的团队精神,每一个细节都是济源文旅集团“用心服务、应急在前”的日常工作写照。

  游客在感谢信中对景区未来发展寄予期许:今日王屋山之“灵”,在12名救援人员的汗水中,在“游客安全大过天”的坚守里,更在贵集团党组织“党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济源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游客的体验与满意度是文旅发展的核心导向。济源文旅集团将始终坚持以游客为本,从细节处优化服务流程,从需求端升级体验内容,切实丰富游客体验的新形式、深化游客体验的新内涵,让游客享受到贴心、便捷的服务。(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王依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