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作风转变勇作为强担当
关注济源网微信
济源没经验,靠的就是干。这既是济源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
示范区党工委十次全会暨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指出,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挥示范区作用优势,加强开发功能和水平,依靠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以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实际成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省委的要求期待。
唯有实干,方能成事;唯有担当,方显本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抢抓重大机遇、聚焦重点领域,以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为激励,敢于“二次创业”、重铸济源新辉煌。
济源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实干担当的奋斗史。翻开济源发展的“逆袭史”,处处都是实干为先的生动注脚。从边陲小县到工业强市,从县到县级市、省辖市再到示范区的体制跨越;从开拓“五小工业”,到“十八罗汉闹中原”……靠一个“干”字,“济源模式”“济源速度”“济源现象”成为一张又一张的闪亮名片。
作为全国唯一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全省唯一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我们如何奋勇争先,在不断出彩中重塑辉煌,承担走在前、作示范的使命担当?
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我们正面临一场历史接力:既要传承“叩石垦壤”的愚公移山精神,又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示范区的加速度。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少数干部中存在着“不愿干、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犹如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太行王屋”。有的奉行“多干多错”的庸俗哲学,甘当“太平官”;有的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面对改革任务“拔剑四顾心茫然”,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有的遇到矛盾就“打太极”,把“百米冲刺”拖成了“马拉松”。
面对机遇畏首畏尾,遇到挑战退避三舍,这种“不敢想不敢干、不愿闯不愿试”的惰性,虽然出在少数,影响的却是全局,让创新力在观望中消解、凝聚力在推诿中涣散、战斗力在畏缩中弱化,必须下大力气予以破除。
转作风强担当,标准要“高”。古语曰,“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干事创业,目标引领至关重要,要切实承担起走在前、作示范的职责任命,坚持高标一流、奋勇争先的干事导向。全会擘画蓝图,使命催征;万众砥砺前行,实干筑梦。我们要立“跳起来摘桃子”之志,既量力而行,更尽力而为,把标杆树得更高、要求定得更严、举措谋得更实,力求最佳成效。要在高标一流中奋勇争先,要“跳出济源看济源”,主动与“标兵”比速度、赛效能,向“高手”学经验、求质效,在“百舸争流”中明晰方位、找准路径,以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实际成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省委的要求期待。
转作风强担当,本质要“真”。“干部,干部,就是要干在前头。”当前,我们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各级干部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放在落实上、把功夫下在见效上,坚决杜绝“花拳绣腿”的形式主义、“蜻蜓点水”的表面文章。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见成效上,坚持求真务实重干,贯彻新发展理念真干、聚焦“两高四着力”真干、围绕“1+5+N”战略布局真干。领导干部要带头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既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在破解难题中展现担当,在推动发展中彰显作为。要坚持结果导向,切实以结果论英雄、以结果定输赢,把工作成效作为检验作风的标尺。要建立健全跟踪问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形成闭环管理,真正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
转作风强担当,作风要“实”。转作风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要坚决摒弃“会议室里造盆景、报表材料加滤镜”的形式主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要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精神,在时间上抢进度,在能力上求突破,在作风上见真章。坚决杜绝“三了”现象:任务分解了之、会议召开了之、文件下发了之,建立“三看”标准:看干成了什么、看干好了什么、看干好了多少。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啃“硬骨头”,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作为。要奋勇争先,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形成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在不断出彩中重塑辉煌。
“叩石垦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千年呐喊,是穿透时空的精神火炬,照亮新时代奋斗者的前行之路。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回响,而是激荡在时代浪潮中的奋进号角。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以“叩石垦壤”的坚韧、“毕力平险”的担当,高擎愚公移山精神火炬,在接续奋斗的新征程上,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济源更大贡献,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时代华章!(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