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抢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政企同心共拓饮品产业新蓝海
关注济源网微信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玉泉街道看到,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瓶瓶“济源制造”的饮品正从这里发往全国市场。
作为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发展的核心阵地,玉泉街道以龙头企业为支点,撬动产业扩量提质创新升级,书写着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篇章。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内企业实现生产总值超50亿元,缴纳税收2.6亿元,为济源打造200亿级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注入了强劲动能。
龙头引领,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在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优洋饮品年产48000吨无菌冷罐饮料生产线项目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一瓶瓶香蕉牛奶在无菌环境下灌装下线。
这条投资3800余万元的现代化生产线,引进了国内领先的全自动高速无菌冷灌技术,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全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最大限度确保饮品的新鲜口感与营养价值。
作为玉泉街道饮品产业的标杆企业,优洋饮品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目前已形成涵盖香蕉牛奶、椰子水等10余款潮流饮品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市场覆盖全国45个大中城市。
与之毗邻的中沃实业生产车间内,同样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体质能量、电解质水等功能饮料正源源不断走下智能化生产线。
这家专注于功能饮料生产销售的企业,拥有5个现代化厂区40余条国内外先进生产线,年产能100余万吨。“我们自主研发的体质能量系列饮品,凭借独特的配方口感和精准的市场定位,目前稳居全国功能饮料市场前列。”中沃实业副总经理聂平安自豪地展示着最新研发成果。
去年,中沃实业启动了年产20万吨综合饮料及2亿个PET塑料瓶项目。聂平安介绍:“该项目一期预计今年7月投产,届时将形成从原料处理到包装出库的完整闭环,进一步夯实企业在功能饮料领域的领跑地位。”
在这场由“制造”向“智造”迈进的产业变革中,玉泉街道饮品企业正奋力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链式发展,上下游协同构建产业生态新格局
玉泉街道的饮品产业竞争力,源自一条环环相扣的上下游产业链。
在和瑞包装的生产车间,智能传送带将刚下线的包装箱送往检测区,激光喷码机在箱体留下清晰的生产信息。“我们与伊利乳业、蒙牛、双汇食品等企业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日供应量40万件,真正实现‘下线即发货’。”和瑞包装行政经理孙彬楠指着即将发出的包装箱说。
这种“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在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得到充分释放。这不仅让单个企业尝到甜头,还在园区层面产生“1+1>2”的共赢效果。
新东方彩印负责人站在智能化印刷车间,指着正在装车的包装材料算了一笔账:“我们与中沃实业仅相隔800米,运输成本降低60%,交付周期缩短至2小时,年物流费用节省10余万元,库存周转率提升20%。”
目前,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已进驻45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这里不仅汇聚了伊利乳业、优洋饮品、中沃实业等行业龙头,还吸引了和瑞包装、新东方彩印等2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涵盖原料供应、精深加工、包装印刷、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体系。
政企同心,精准服务开辟市场拓展新路径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团闯市场”,这是玉泉街道饮品产业出圈的“密码”。
2025年春季,在成都举行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玉泉街道4家食品饮品企业组团参展。
这场政企联动的“拓市行动”收获颇丰——参展企业签约订单总额3500多万元。优洋饮品凭借无菌冷灌智能生产线研发的香蕉牛奶、出咖记等10余款潮流饮品,现场签约经销商116家,订单额达2000万元,其中西北市场实现零突破;玉川饮品签约32家经销商,订单额达620万元,实现“开门红”。
从展会招商到产业布局,从单品突破到集群跃升,从要素保障到未来布局,玉泉街道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饮品产业的画卷上绘就了政企同心、产业共兴的生动图景。
下一步,玉泉街道将精准绘制产业招商图谱,加力推进企业入园、延链补链;聚焦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新茶饮等新赛道,统筹利用链长制、商会协会、展销会和以商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等新机制新平台新理念,加快引进“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现代食品饮品全产业链条知名企业、配套项目,为济源加快打造产业强市贡献力量。(记者 史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