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味载史 以食铭志——济源四中举办第五届学生厨艺大赛
关注济源网微信
“真是一个好活动!我的孩子渐渐变得懂柴米油盐、知酸甜苦辣了。”在刚刚结束的济源四中第五届校园厨艺大赛上,一名高二学生家长激动不已地说:“这次厨艺大赛,促使我的孩子学会了做饭。从寒假就开始练习炒菜,他也明白了做饭不容易,这之后再也没抱怨过我们准备的饭菜不可口。”
以味载史,以食铭志。济源四中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于3月28日顺利举办“铭记历史 强国有我 展青春风采”第五届校园厨艺大赛,六百余名师生、家长参加活动。
本次大赛共有12个班级、24组选手进行现场厨艺展示,每组由2名选手组成,设定四道特色菜品以食载史:《红焖"寇"肉》以“寇”字暗指当年侵略中国的日寇,通过烹饪过程寓意中国人民最终将敌人“焖”于困境,取得胜利;《以雪国耻》在食材选择、摆盘或命名上融入象征性元素,整体传达出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斗争,最终赢得国家尊严和自由的决心与成果;《携手同行》特定的食材通过特定的摆盘方式,寓意全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携手并肩,共同抵抗外侮,也提醒我们在新时代要珍惜和平,铭记历史,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心向党》通过红色的食材摆出“心”行,黄色食材雕刻成党徽,象征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寓意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事实,也是新时代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的生动展现。四道菜品,从“焖寇”到“雪耻”,从“携手”到“同心”,串联起抗战历史的壮阔篇章。每道菜都是生动的历史课,让同学们在烹饪中铭记历史,以青春之我续写时代华章!
此外,24支参赛代表队分别以祖国壮美山川大河命名:长江队、黄河队、太行队、昆仑队、泰山队......每一支队伍都承载着山河的厚重,寓意着抗战精神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屹立的山岳,永远铭刻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学校绿茵场成了学生们的露天厨房。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厨艺竞技中,同学们以锅铲为笔,以食材为墨,在灶台方寸之间书写抗战史诗。
通过一个小时的激烈竞争,由学校12名家长代表组成的评审团从"历史内涵"、"创意表达"、"厨艺水平"三个维度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家庭劳动教育优秀奖120名,团体特等奖10个、一等奖14个,厨艺达人72名以及优秀组织奖4名。
学校党总支书记杨建东作总结讲话,向精心策划并参与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师生家长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勉励大家继续发扬实践与创新精神,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他指出,这场别开生面的厨艺大赛,既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同学们通过劳动实践,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进一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此次厨艺大赛活动,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入手,让学生在烟火升腾中感悟历史、铭记先烈;以劳育德,锤炼奋斗精神,激发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