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向“新”而行 解锁乡村全面振兴核心“密码”

2025-02-26 10:01:5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农业新质生产力”一词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出现。示范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25—2027年,济源要着力开辟农业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济源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济源将立足既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解决一批制约蔬菜种子精深加工“卡脖子”问题,叫响蔬菜种业品牌,保持蔬菜种业在全国及全球的领先地位;打造中医药、畜牧业、食品饮品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条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聚力增强创新驱动力,解锁“科技密码”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核在于,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济源将规划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先导区,聚焦蔬菜制种及肉兔等产业,集成应用生物信息、智慧装备等前沿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集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统筹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涉农企业等各级各类科技资源,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创新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

  构建蔬菜种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部研发中心、长日照洋葱分子育种实验室,聚焦种子高效生产、种子精深加工技术、蔬菜优良品种培育等领域,积聚多方创新资源力量优势,协同攻克一批种业领域核心技术,推进先进科技成果在济源落地和产业化发展。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中原农谷(济源)蔬菜制种基地与中原农谷融合发展。依托国家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四大怀药及冬凌草特色产业基地,聚焦道地中成药、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推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应用,发展传统中药制剂、特殊饮片及创新饮片,打造中医药品“老字号”品牌。

  ——聚力增强数字支撑力,解锁“智慧密码”

  机器人、物联网、自动化装备等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济源将推动农业设施装备升级,推进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作物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创新农业云服务模式;建设智慧农机试验基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推动奶业转型升级,引入120位转盘挤奶机、无人驾驶轨道饲喂“中央厨房”等先进设备,推广奶牛胚胎移植、3D数字孪生信息管理等技术,从品种培育与牧场管理层面提升竞争力;建成2个万头奶牛智慧牧场,推动奶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集约化育苗,发展基质、水培等无土栽培,布局建设植物工厂。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引导养殖设施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聚力增强要素集聚力,解锁“融合密码”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是,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体特征、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特征、以多要素渗透融合为配置特征、以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为结构特征、以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为形态特征。济源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改造提升,重点引进种子色选机、比重精选机等智能加工设备,着力打造蔬菜制种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持续发展壮大蔬菜制种面积,新建和提升完善蔬菜育苗大棚及水利配套设施,有效解决规模化育苗难问题。

  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培养壮大能够持续创造和熟练操作新型劳动工具、拓展和开发新型劳动对象、使用和维护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型劳动者,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济源将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土专家”与“田秀才”,建设一支乡村振兴实用人才队伍,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政策保障方面,济源将强化涉农资金统筹,吸引金融与社会资本,聚焦支持展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项目。同时,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项目,制定各自配套或扶持政策,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济源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不断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思想抢抓机遇,沿着中央一号文件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本报记者 张佩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