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基层一线 > 局委新闻 > 正文

中裕能源焦济支线投运二十周年——回忆天然气入济的岁月

2024-09-21 08:45:3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施工现场留影 (图由中裕能源提供)

  时至初秋,绿意消退,金黄展现。

  傍晚时分,手机上显示一条熟悉而又模糊的号码。对方开门见山,提醒到西气东输焦济线投运即将迎来20周年。那熟悉的声音,是已退休的孟经理,他的声音瞬间唤醒了尘封的记忆。他曾任副指挥长,彼年频繁联系,深刻在脑子里的号码,竟被光阴磨损得无影无踪。

  月缺月圆,寒暑变换。济源通天然气已经20年了。目前,天然气已成为济源工矿企业、工商用户、居民家庭等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繁荣地方经济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天然气入济20周年之际,作为参与建设的一员,我思绪万千,决定以笔为舟,穿越时光的河流,回顾那段掘井引水的光辉历程。

  春风吹

  回溯至2002年,国家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工程西起新疆,东至上海黄浦江畔,全程4000余公里。面对工程线路途径博爱县,于磨头镇设分输站的契机,中裕能源高瞻远瞩,迅速调集焦作、济源两地精英,成立了焦作济源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指挥部。一场为期两年多的艰苦“战役”就此打响。

  博爱至济源的支线工程建设,起点是新建博爱首站,终点为新建济源末站,最终用气点至中原特钢,全线长达65公里。前期筹备阶段,济源工程部肩负重任,历经烦琐的审批流程,开展路由踏勘、地质勘探、临时征地的协商,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奔波,一趟一趟上线路复核确认,确保管线顺利铺设。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那时,国家西部天然气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但中裕人知难而上,主动揽下为人民谋福祉的重任,以携秋水揽星河的英雄气概,开始了追梦行动。2003年秋天,我被抽调到西气建设线上负责建设济源末站。我怀揣着青春的激情来到中马头村,看到末站征用地,心生荒凉。这是个废弃的粮站,里面一人多高的蒿草,白茫茫一片,还不时有动物的鸣叫。

  中马头一带水土浅薄,打围墙时,采用排水施工的方式,地基深度两米左右,人员只有我与施工队的三个人,人手紧缺,条件艰苦。午饭就在新济路上的小饭店扒拉两口,然后躺在草地上午休。建设末站办公楼时,技术难题接踵而至。我们不得不频繁致电远在博爱县的孟指挥长求助。那时,手机小号每月10元可通话2000分钟,巨量的分钟数,至支线管道全线开工后,在密集的协调工作中仍显捉襟见肘,电磁辐射的困扰更是让人苦不堪言。

  那时,道路还没有现在这么四通八达,出城往东只有一条新济路,苗店村有个收费站,车辆来往都要收费。时值“非典”,村村是关卡,车辆人员出入极其受限。这样的条件下,济源工程部的员工,在支线管道开工前期,克服种种困难,于沿线见了很多村干部,步行踏勘路由多遍,清点附着物、记录参照物、登记造册,可以说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夏逗趣

  沁阳境内田地里,有条很长很宽的涝河。我们决定助跑跳跃过河。女同志张忍一跃没过,掉落河里。我们七手八脚赶紧拽她上来。满腿的污泥,臭不可闻,但她拖着两腿污泥,继续在工作线上忙碌。那段时间,我们是走到哪吃到哪,走到哪睡在哪,随便一躺,就睡着了,年轻人再也不说自己精力旺盛了。

  我曾陪同文物局的人,在济源境内做文物勘查工作。在531路由设计管道附近,有几块石头,我顺脚给踢走了,秦大哥赶忙拾了回来,仔细端详后,说这是龙山文化的化石,并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挎包。文物局工作人员对待工作认真细致的态度,让我记忆尤深。后来我将这种做法借鉴到协调工作中,并影响以后多年的生活。

  秋耕忙

  考虑到地域管辖,指挥部决定,博爱首站至沁阳济源交界处26公里管线施工,由指挥部焦作籍人员负责建设协调,济源境内39公里管道由济源工程部负责建设协调。济源境内又分为三个标段,济沁交界至中马头末站为二标段,济源末站绕东、北环路至西环为三标段,西环路至中原特钢厂为四标段。路由途径济源境内58个行政村,济源工程部负责人带领我们又开始新一轮更加细致的摸排。

  长输支线正式开工,开工起始地点是亚桥东马头村。我被调到由中原油建承建的二标段甲方代表岗位,负责征地、青赔、协调、质量监控等工作,真正意义上的“硬仗”才开始。

  从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进入田地开始扫线,至焊接、除锈、防腐、挖沟、下沟、回填等一系列工序,问题层出不穷。

  在解决争端时,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一说就退了,难啃的硬骨头是少数人为达到自己目的而设置的障碍。处理不了时,社会生活经验丰富的济源工程部黄总、冯总就顶了上去。也有工程部难以解决的情况,指挥部正副指挥长就亲临现场指导解决,那段时间,指挥部上下激情澎湃。

  天天守着施工队寸步不离,文物局工作人员对待工作认真细致的态度值得学习。处理事件还得时时跟进,一天下来,说得我是口干舌燥,眼冒金星。每处理完一件事,我便坐于地头,抓起矿泉水,“咕咚、咕咚”往下灌,就这样骑着摩托车,往返于田地、阻工现场之间,在临时征用10米宽工作带内,摩托车风驰电掣,身后是烟尘滚滚。最忙碌时期,我曾七天七夜没有回家,在沁阳望星楼、梨林小旅社,与施工队的人同甘共苦,同吃同住。

  同时,我还会同标段工程监理,对标段内管道焊接、喷砂除锈、热缩套防腐等工序进行检查,保障质量。

  冬情藏

  末站北有一条涝河,施工单位不明水情,大型钩机跨河而过,陷在淤泥中越来越深。我们赶到现场时,河水已距发动机只有一尺之遥,于是迅速寻找菜地主人协商,主人通情达理,在赔偿金未到位情况下,允许营救机械碾毁大棚,最终在河水淹没发动机前,成功救出。

  一去经年,世事变迁。2014年的一天,我立于末站门口,一对夫妻反复打量,并问到,“是你吗?是你吗?”我猛然想起,他们就是当年让出道路营救钩机的那对夫妇。因不似当年壮实,大哥大姐确认后,要兑现十年前承诺,极力邀请我回家吃饭。

  中裕燃气携秋水揽星河,追逐梦想成功。

  时隔太久,工地上很多事已想不起来,诸如唐山冀东油田及九化建承建的三标、四标段上所发生的事件,酸甜苦辣,终成回忆。标段甲方代表们用嘴、用腿在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在建设指挥部正确领导之下,在全体指挥部人员共同努力下,投资6000余万元的西气东输焦作济源支线工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鏖战,于2004年9月27日全线通气运行。

  当年参与建设的指挥部人员大都处于青春年华,尤其是济源工程部7个人,大家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为济源燃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程竣工时,我的孩子才三岁。在焦济支线投运20周年之际,我想找回一些当年的感觉和记忆,就启动儿子的摩托车,但已不能适应摩托车的速度了。马达轰鸣声中,身旁掠过茫茫风雨,心里的记忆,只剩模糊和迷离。

  过往已往,未来已来。20年的峥嵘岁月,转眼就过去。但那段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日子永远镌刻在心。如今,当我再次站在末站门前,那些模糊的记忆与身影仿佛又浮现在眼前。过往虽已远去,但那份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谨以此文,纪念那段峥嵘岁月,祭奠我们共同逝去的青春。(陈鹏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