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清泉润民心 整治显成效

2024-09-09 09:19:03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走进承留镇玉阳村第五居民组,只见一座新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水池,矗立在玉阳山半山腰。这座新水池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该居民组30余户100多名群众长期面临的“吃水难”问题,更是承留镇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一个生动实践。

  长期以来,这里的村民都是依靠一座老旧的砖砌蓄水池积蓄的山泉水维持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砖砌蓄水池因年久失修而频频漏水,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随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承留镇纪委主动出击,联合相关部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将玉阳村第五居民组的饮水问题纳入重点整改清单。

  相关部门现场调研,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议,决定采取“居民自筹+村委配套+政府补贴”的模式,建设一座新的蓄水池。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7月28日,一座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蓄水池建成。新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良好的防渗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蓄水量不足的问题。据统计,此次改造工程总耗资3.8万元,其中居民组出资5000元,村委配套5000元,剩余2.8万元由镇政府补贴。

  新蓄水池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用水条件,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饮水难题。村民们表示,现在饮用水不仅充足,而且更加清澈安全。

  清泉潺潺,润物无声。玉阳村蓄水池的重建,只是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紧盯重大资金、重点项目、重要环节,采取“室+组+地”联动协作监督方式,会同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全过程、全方位、全阶段实施“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确保集中整治工作有精度、有力度、有深度,以廉洁清风护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在集中整治工作的推动下,承留镇各村抓住机遇,兴办产业、改善环境,重塑文明乡风。

  花石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从南山滑雪场到水上乐园,从荷花谷丛林漂流到“七彩花石农产品”,一系列项目的落地开花,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承留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和重塑文明乡风等措施,实现了产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承留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最初的十几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00余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

  让清风常拂、清泉长流……随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深入推进,清风正气如同源头活水,既滋润了民心,更汇聚成推动济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绘制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记者 史丽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