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大沟河印象

2024-06-18 09:56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大沟河是一条河,由两条河汇流而成,一条是从千步岭、南岭下来的杨树洼河,一条是从孤树村下来的大沟河,两条河在大沟河村汇合,统称大沟河。大沟河,水流清澈,曲曲弯弯,三步一湾,五步一潭,连线串珠,直通黄河,大多时候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大沟河是一个村,处于南山森林公园腹地,5个居民组19个自然村,近500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河南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一个脱贫村成为新晋网红,驿站、咖啡、民宿、直播、非遗、露营和山水美景融合,大沟河成为很多人的心灵家园。

  大沟河是一个带。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依托大沟河流域而建,从南向北长约20公里,南边的起点是黄河边的坡头镇连地村,北边的起点是承留镇的承留村。还包括承留镇的花石、栲栳、安腰、孤树、大沟河、仓房庄;坡头镇的清涧、毛岭、连地。融合发展、片区发展、组团发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系统谋划,最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呼之欲出……

  写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不得不说这条带上的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且不说位于栲栳村的有着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制种基地的绿茵种业,且不说位于孤树、毛岭两村的有着全国最大种兔生产能力的阳光兔业,单是那一个个休闲农业园,一个个特色美食就足以让游客流连忘返。说到休闲农业园,不得不说花石的千亩梅园。梅,花中君子,因为梅园,让花石更添品质,特别是全省戏曲梅花奖落户济源,梅花奖得主梅园内认领梅花,向游客奉献精彩唱段,梅花奖与梅花园相得益彰。不得不说毛岭的菜花园。毛岭是全市蔬菜制种面积最大的村,这里的菜花是白菜、萝卜、甘蓝等蔬菜制种的菜花,盛开的菜花不仅带来了游客,一粒粒小种子更是一颗颗金豆子。不得不说清涧的黄桃园。清涧数百亩黄桃,数十个品种,看着好看,吃着好吃,个大肉多。还有蟠桃园、草莓园、兔业园、鹿园、富硒葡萄园、菜花园……说到特色美食,不得不说连地风情一条街的油泼面,清涧依山慕水山庄的重庆小面,花石旋转餐厅的炖土鸡,赏花、品果、休闲、研学,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条示范带上,更多的是新兴产业的试验、引领。如果说,济东新区是我们的城市会客厅的话,那么这条示范带就是我们乡村的会客厅。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也许,那就是那承留铁路文创园的一杯咖啡,大沟河乡村驿站的一处露营,连地孤树翠竹园的共享农庄,连地鸟巢民宿的黄河风情……就是这些,把乡村变成了城市的奢侈品,把乡村在人们的心目中变了模样。原来,在我们的乡下,也可以吹着凉风,看着溪水,望着星空,品着咖啡,尝着甜点。也许,这就是将来年轻人在乡村生活的模样。

  写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不得不说这条带上的村庄。这条带包含的10个村,大多有着特色,有着清晰的定位。比如,印象承留、田园花石、自在大沟河、清涧水韵、七彩毛岭、连地渔歌。先说全省推广学习乡村建设经验的花石村,有着太多的荣誉——全国康养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化特色村。这个村创造了很多的经验,譬如党员“土八条”,譬如“老班长”调解室, 譬如集体资产股权改革,一年几十万游客到村里参观;更让人欣喜的是,花石村开启了“花石组团”新模式, 带领安腰、栲栳两个村一起谋划项目,一起致富,一村富不算富,带领大家共同富才是本事。花石组团中的栲栳村,是曾经的红果专业村,名声很大,再次起飞那也是指日可待的事。黄河岸边的明珠连地村,最先知道连地是因为连地有一家特色美食店——连地油泼面,而后看到越来越多的报道,连地的黄河湿地公园、连地的风情一条街,都成了网红打卡地。美丽乡村清涧村,如今聘请了乡村运营CEO,围绕把游客留下来做了许多文章,从桃园木屋、龙门飞瀑到赏桃花、品黄桃,一处处创意,一个个活动,正把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就是那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而今也都在发力,都在你追我赶。星光不负赶路人,一天一小变,三天一大变。这条带上,原本最薄弱的坡头镇毛岭村,在这个春天里,开始了追赶、超越, 乡村剧场、农村集市、窑洞民宿等项目加紧施工。全员发动,人人动手,清洁家园行动在毛岭如火如荼。这条带上的北起点承留村,作为镇政府所在地,沉寂多年,而今多方发力,乡村最大的购物广场——温润购物广场成为承留村的得意之作,承留铁路文创园正在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还有仓房庄、安腰、孤树,等等,都各有特色。

  写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不得不说这条带上的路。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里,有一条美丽乡村路,原叫渠马线,从渠首到马住,因为河口水库的修建,渠首那条路断了,再叫渠马线就名不符实了;而今这条线叫大连线,从克井大社村到坡头连地村。大社在太行山下,连地在黄河岸边。从承留村到连地村,是大连线最精华的一段。这条路,最大的特色就是弯多,走这条路,必须慢下来,慢慢体验乡村、感受乡村,沉浸乡村,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忆得起乡愁。一些人不理解,认为这条路的等级低,弯多,行车慢,而今想来,或许是歪打正着,正是这一个个弯,一弯一景,移步换景,在前边弯处的,或许是一棵千年老树,或许是一座百年老屋,或许是一池清水,或许是一地菜花……

  写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不得不说一种精神,那就是流淌在济源人血液中的愚公移山精神。之所以选择这条带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就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努力,使这里具备了比较好的资源禀赋。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绿茵种业董事长侯三元、带领花石走向全国的党支部书记周全喜……

  写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不得不说这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济源具体实践。选择小切口,每年办几件群众可感可触的好事实事,由点到线,由线到带,串珠成线。乡村振兴,到现在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候,需要整合力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双赢多赢。我常在想,济源的乡村振兴,就是要通过一条条示范带的打造,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市级示范带,每一个镇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打造镇级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将越来越多的产业植入乡村,越来越多的村庄宜居宜业,越来越多的农民精神焕发,一年一个台阶,乡村振兴,未来可期。(成富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