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拉动效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扩大需求,在稳定经济态势上持续发力。
日前,在济源碳捕集园区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如梭,工人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以来,示范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抓紧抓牢“三个一批”活动,用好重点项目调度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强引擎”。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抓实17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其中新建项目、产业类项目占比均在60%以上;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投资不低于200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树牢了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奎明表示,将铆足干劲、乘势而上,聚焦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基建等领域,积极谋划更多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足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消费市场带动力,突出文旅、物流、康养三大领域,加快改善“硬条件”、优化“软环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4月20日,“山水之间 相逢济源”2024年王屋山旅游节开幕式在世纪广场举行。文旅推荐官推介发布了济源精品旅游路线,邀请广大游客来济源赏美景、品美食、住美宿、购美物,感悟新时代愚公移山故事,领略山水济源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王屋山旅游节期间,济源各景区相继推出王屋山登山、牡丹花卉生活暨全城绘春、女娲文化推广、萌猴奇遇、娲皇谷踏春旅游、黄河三峡民族风情文化表演等系列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旅游盛宴。
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牛东红表示,将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做好文旅、产业、消费等深度融合文章,全力推动王屋山5A级景区创建,积极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文旅产业,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进一步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奋力打造文旅融合、康养结合的创新发展高地。
4月24日,在位于玉川物流园区的河南中兴物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起重机、叉车、集装箱运输专用车往来穿梭,一箱箱装满货物的集装箱被整整齐齐摆放在列车上。这些集装箱货物将通过货场的三条铁路专用线运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
该公司是一家集仓储、运输、装卸、加工、配送、货物代理等基本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公司,也是济源唯一一家能够办理铁路集装箱业务和进出口业务的物流企业。公司重点围绕有色金属、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领域,与济源及周边地市百余家企业开展长期合作。
“国内、国际市场回暖,吞吐量持续增加,物流市场活力十足。”该公司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济源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达10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高于全省增速36.4个百分点,稳居全省第2位。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巩固外贸基本盘,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培育新动能。稳定银锭、金锭、水处理剂“老三样”出口份额,扩大金属型模、石油钻具、金属轧机“新三样”出口规模,促进有色金属、钢铁等矿产品多元化进口,支持富联科技开展手机保税维修业务,全年进出口总值突破400亿元。
“我们将充分发挥海关数据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扶持更多外贸企业组团拓市场、争订单,助力济源更多中小微企业‘扬帆出海’。”济源海关副关长陈博说。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济源将抢抓政策机遇,扩大有效需求,让项目建设“热”起来、招商引资“活”起来、消费马车“跑”起来,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记者 侯琪琳)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示范区青少年阅读素养提升行动正式启动。
2024-04-24在高峰时段,这些变化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个信号灯周期内左转车辆可以通行20余辆,掉头车辆在10辆左右。
2024-04-244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济源处处散发着书香气,校园、书店、文化场馆、农家书屋、咖啡厅……均能看见人们捧书而阅的身影。
2024-04-24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济源旅游市场悄然升温,短线自驾游、山水跟团游、海岛亲子游成为假期出游的主流。
2024-04-244月22日至23日,示范区党工委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在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举行。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