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共创法治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法理融情”解纷争

2023-10-10 10:17:2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10月9日一大早,沁园司法所人民调解员赵永国吃完早饭,就和同事马不停蹄赶往一名当事人家中,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什么事还需上门解决?”“为何不传唤当事人前来?”面对记者的疑惑,该所所长杨帆说,调解员工作很辛苦,要有公心、耐心,还要有爱心。有的当事人愿意来工作室调解,有的当事人不愿意来,还有的当事人因年龄大或行动不便来不了,就需要调解员上门调解。如今,有纠纷找“老赵”已成为辖区群众首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赵永国2020年4月退休后,被聘为人民调解员,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经常深入社区、居委会、田间地头、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遇到矛盾纠纷随时随地化解,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余热。

  2020年9月,赵永国受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时年90岁高龄的李某有5个子女。因老伴早年去世,她含辛茹苦将5个子女拉扯大,并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如今,却因为赡养问题与子女发生纠纷。赵永国了解情况后,先后与其所有子女取得联系,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分别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他的耐心劝导下,5个子女被他的真情感动,达成了轮流照顾老人的协议。该赡养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占地纠纷、群体上访、跨区调解……面对敏感性强、涉及面广、错综复杂、久拖未决的案件,赵永国做到全面了解案情,认真查找法律依据,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双方心服口服。

  2021年3月10日,下冶镇曹腰村9名村民,带着19名群众代表联名签字按手印的上访材料,来到沁园司法所咨询。原来,早在2006年某通讯公司在该村建设信号塔,与第六居民组达成口头补偿协议。后因公司重组,项目搁浅,协商好的租金一直没有落实。村民们看着“半拉子”工程和荒废的田地,心疼不已,多次联名上访无果。赵永国受理后,经过反复沟通、调解、普法,多年的用地补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赢得该村干群一片点赞。时任第六居民组组长的陈建华介绍,调解员为群众跑前跑后,讲理普法,费心费力,最终纠纷得以化解。随后,该村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为沁园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室和赵永国送去了“精心调解 为民解难”和“精心调解促和谐 耐心细致顺民心”的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群众利益无小事。每当看到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赵永国感到无比欣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我最大的心愿。”赵永国感慨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赵永国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60余件。2020年至2022年,赵永国连续被评为“济源市优秀人民调解员”;2023年,他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他所调解的《郭某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债务纠纷》《某村村民与某通讯公司山林土地纠纷》案例,被评为河南省人民调解工作精品案例。其中,《某村村民与某通讯公司山林土地纠纷》入选司法部法律服务案例库。(记者 张佩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