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二十大精神在济源】田畴沃野满目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济源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2-11-29 10:08:16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新时代使命光荣,新征程任重道远。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奋进号角,擘画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连日来,玉川大地热潮涌动、激情飞扬,济源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幅蒸蒸日上、活力四射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守护农业“芯片” 走好种业振兴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立冬过后,正是越冬大白菜、洋葱等品种的定植高峰期,在坡头镇毛岭村,蔬菜制种大户张英杰又开始了新一茬制种的忙碌。

  “蔬菜制种效益好,收入有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种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让我们发展制种产业、实现致富增收的热情更加高涨。”张英杰说,和往年相比,他今年增加了种植面积,准备发展蔬菜制种100余亩。

  广袤田野,一粒粒良种生根发芽,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济源将全面实施蔬菜制种振兴行动,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工程,培育更多具有“济源芯”的突破性新品种,以“十字花科、百合科、葫芦科”蔬菜制种为主,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新发展面积1万亩以上,2025年达到6万亩,2028年达到10万亩。

  引入人才活水 激发乡村发展潜能

  “怎样修剪果树枝条”“如何才能提高葡萄的产量”……11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素质农民果树栽培培训班在克井镇贾庄村举行。50名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葡萄栽培“技术大餐”。

  该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葡萄栽培、修剪等技术,并组织参训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答疑解惑,系统提升他们的果树栽培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拓宽增收渠道。

  “老师讲得非常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病虫害防治、果树嫁接等知识,还指导我们科学施肥,非常实用。”谈及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该村村民刘成成赞不绝口。

  刘成成今年50岁,种了6亩葡萄,建了葡萄采摘园。他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录音,怕错过任何细节。

  虽然已有3年种植经验,但是葡萄甜度低一直困扰着刘成成,制约着采摘园的发展。“这次培训让我找到了增加葡萄甜度的‘秘方’,我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通过嫁接,改良品种,提升葡萄品质。”刘成成说,“现在干啥都需要技术,种葡萄也一样,只有学好本领,才能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乡村人才难聚集、素质不高、专业不强,加快推进人才振兴迫在眉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是济源推动人才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围绕优质粮食生产、电子商务、果树栽培、蔬菜制种等开展专题培训,采取线下与线上、理论讲解与基地实训、室内学习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将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余人。

  “我们将持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力人才支撑。”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一场硬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连日来,示范区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再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新高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走进承留镇张庄村,记者看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老人们在游园里含饴弄孙,享受着美好时光。

  今年以来,张庄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着力点,投资50万元建设了小游园,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兴火告诉记者,他们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党群连心工程”紧密结合,实行党员包户、巷道长包巷、村干部包片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村域范围内每个角落都有专人负责,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

  据了解,示范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围绕“净绿亮美”的标准,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集中整治死角盲区,注重抓好问题整改,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接续奋斗。济源将乘势而上,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扎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记者 侯琪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