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在城乡统筹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大家谈】增收益 拓空间 建机制 全面构建农民增收格局——访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贺双福

2022-08-26 10:5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8月23日,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贺双福做客“大家谈”栏目,在谈到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的“在城乡统筹共同富裕上作示范”要求时表示,农业农村局将以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牵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业为支撑,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全民创业、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强化“三农”优先和农业农村基础地位,逐步形成以特色产业、劳务经济、二三产业为主导,以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农民增收格局,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到2025年,济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年均增长稳定在7%左右,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

  全力增加农业收益。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按照“优粮、扩经、育特、提质”的思路,优化布局、培育特色、提升质量,在粮食稳产基础上,发展蔬菜制种业、道地药材、旱作农业等,提高农民收益。做大做强生态畜牧业,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引导畜禽养殖向环境承载能力大的山区、丘陵转移,以伊利乳业、济源双汇为龙头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以济源阳光兔业为龙头打造全国肉兔种质基因库和全国标准化养殖基地,开展标准化升级改造,大力推广节水、节粮等清洁养殖工艺,力争到202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全面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行动,到2025年实现乡村休闲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

  大力拓展增收空间。提升农民素质,全面落实技能培训、外出就业等保障政策,到2025年新培育高素质农民6000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70%。促进就地就业,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农民就地就业。拓宽创业渠道,搭建农民创业服务平台,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着力强化保障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盯紧“两不愁三保障”各项风险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落实农民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资金项目,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记者 黄一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