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两会热点话民生】聚焦百姓热点 传递基层声音

2022-06-23 10:52:36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市人大代表陆小彩:守护城市绿化 共建美好家园

  参加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陆小彩感到既兴奋又自豪。

  作为一名城市绿化“美容师”,陆小彩在园林绿化一线已经默默耕耘了20年。她深刻体会到了园林工人的艰辛与不易。

  “城市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背后,是广大园林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是细节打磨绿化方法的成果。”此次参会,陆小彩带着美化家乡的建议而来。

  据了解,针对侵绿、毁绿、占绿等行为,示范区绿化部门开展了黄土裸露补植补栽活动,其中,2019年补植补栽32002平方米,2020年补植补栽58693平方米,2021年补植补栽68546平方米。“但补栽区域苗木生长情况并不理想,根本原因是绿化区域补栽后被踩踏、碾压。”陆小彩说。

  对此,她建议,进一步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利用12345市长热线及城管、公安等执法部门的举报平台,加大媒体监督和市民监督力度。她还希望执法部门加大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侵绿、毁绿、占绿行为的处罚力度。

  陆小彩的另一个建议是“一把扫帚扫到底”。她介绍,根据相关规定,示范区城市道路管护责任界定一环内(含一环)道路两侧人行道6米以外至门店区域由属地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和社会团体分别管护;城市主、次干道和6米内人行道由城市环卫公司清扫保洁。然而,目前,6米以外人行道至门店区域清扫保洁多由各街道自行组建的保洁队伍负责,从而导致出现了作业考核标准不一致、保洁界限不明确等问题。

  陆小彩建议按照“横到边、竖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原则,对一环内(含一环)道路两侧人行道6米以外至门店等区域实行统一管护主体、统一管护标准、统一考核监管,从根源上解决“多头管理、真空地带”等问题,努力补齐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短板。(记者 王莉 文/图)

  市人大代表史胜利: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足以证明一条畅通的道路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市人大代表史胜利介绍,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连接干线公路网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也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

  近年,济源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村公路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史胜利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济源已建成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道为支撑,以通村道为延伸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特别是通村水泥路从无到有,不仅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产业发展。

  史胜利十分关注济源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未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他有着自己的建议。“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本也在加大,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史胜利表示,济源可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融资力度,积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力量投资、投劳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另外,济源还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长效机制、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建设,充实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创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农村公路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年限。(记者 王峰 文/图)

  市人大代表张引玲:促进义务教育 向优质均衡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乡镇义务教育学校财政投入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6月22日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人大代表张引玲的言语中充满期待。

  “近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乡村学校的学生向市区流动,导致乡村学校生源急剧下降,乡村学校公用经费与市区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张引玲介绍,受资金困扰,如今乡镇学校夏季教室、宿舍里只有风扇降温,冬天的取暖设备更是稀缺。“虽然部分教室里安装有电取暖设备,但学校变压器太小,多数不能长时间使用。这种种现象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中的教育振兴。”张引玲无奈地说。

  张引玲告诉记者,随着教育形势不断变化,济源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已进入智慧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始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多种教学方式并存,比如打造了“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探索出“线下+线上”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克井镇为例,全镇10所中小学只有克井一中有一个录播教室,全镇没有一所学校有网上阅卷系统。学校虽然有‘班班通’,但配置落后,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张引玲表示,城区三分之二的学校设置了“校园智慧创客中心”,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而乡镇学校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市区。

  为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异,促进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张引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加大对乡镇学校夏季降温、冬季取暖的设施投入,对学校高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改善教学条件;二是提升乡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福利待遇,让优秀教师在乡村“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记者 王莉 文/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