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最热点 > 河南 > 正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七层“别墅”,焦作两千年前就有了

2022-04-27 11:02:49来源:大河报·豫视频责任编辑:克盈盈

焦作市博物馆馆藏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

焦作市博物馆馆藏汉代五层彩绘陶仓楼

焦作市博物馆馆藏汉代四层彩绘陶仓楼

  作为汉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陶仓楼在华夏文物特别是建筑明器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中最集中最精华的出土,来自焦作。一座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堪称焦作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偏居豫西北的焦作,何以成为汉文化独领风骚的遗存代表?4月22日,让我们走进焦作市博物馆,透过“山阳瑰宝”陶仓楼,探寻答案。

  “山阳瑰宝”汉代陶仓楼,享誉海内外

  位于焦作市建设路上的焦作市博物馆主展厅内,陶器、铜器、古币、瓷器等类型藏品丰富,而重头戏,则是这里所收藏的让国内外学者叹服和博物馆迷追捧的“山阳瑰宝”——汉代陶仓楼。在这些馆藏中,一座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层数最高,体量最大,如鹤立鸡群,气场强大。

  保管员荣昱森介绍,这座陶仓楼2008年11月出土于焦作市山阳区李河墓群,通高185厘米,面阔162厘米,进深57.5厘米,细节丰富、匠心独运,格局严谨。堪称东汉建筑明器中的珍品。

  荣昱森说,这座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是焦作出土陶仓楼中体量最大、工艺最复杂的复合式陶仓楼,采用中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的重檐庑殿楼阁式建筑形式,由主楼、附楼和院落组成。附楼位于主楼右侧,主楼和附楼之间由空中阁道相连,其功能相当于现代建筑的过街楼或人行天桥。

  “之所以戏称其为‘个性陶仓楼’,源自于这是迄今出土的唯一一座附楼位于右侧的连阁式陶仓楼,此外,楼体的几何透窗棂装饰也别具一格。”焦作市博物馆副馆长韩静说,该陶仓楼主楼第一、二层为仓体,三层至六层应该是生活区,其中有坐陶俑一个,可能是墓主人的化身。七层为望楼,可以远眺。院落位于主楼前部,门外配有陶狗和负粮俑。

  焦作市博物馆馆长郭继宾介绍,该陶仓楼作为众多陶仓楼中形制最雄伟的一座,先后两度被特邀出展国外,对传播中国悠久历史,宣扬中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完整的汉代地面建筑几乎是荡然无存。作为建筑明器而被随葬的陶仓楼,再现了当时的建筑风貌,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风格、世俗生活、庄园经济具有重要的实物参照意义。”郭继宾说。

  值得一提的还有,焦作市博物馆馆藏的一座四层彩绘陶仓楼,遍布楼体各个立面的彩绘纹饰,虽然历经近2000年,依然艳丽,十分少见。

  汉代陶仓楼文物珍品焦作独领风骚

  焦作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韩长松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焦作陆续发掘出土了七层及七层以下的陶仓楼近200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体量上,均居全国之首,可谓中国一绝。

  截至目前,国内已出土的陶仓楼中,七层连阁式陶仓楼层数最多、高度最高、体量最大,共有6座,其中除了洛阳市1座外,其余5座均是在焦作地区出土,引人瞩目。

  从目前出土情况来看,焦作陶仓楼多发现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山阳故城周围区域的墓葬中,主要有马作墓群、李河墓群、轮胎厂墓群、恩村墓群、苏蔺墓群、白庄墓群、待王墓群、马村墓群等,绝大部分位于汉山阳县管辖范围内。

  “种种迹象表明,陶仓楼集中在焦作地区出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也正是山阳县发达的农业经济、璀璨的历史文化,成就了价值非凡的陶仓楼。”韩长松说。

  汉代陶仓楼钟爱焦作来看看因为啥

  偏居豫西北的焦作,在汉代建筑明器陶仓楼方面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原因何在?

  在郭继宾看来,这绝非偶然,首要因素就是焦作区域的汉文化曾经非常繁荣,这也是不少人容易忽视或者意想不到的客观存在。

  郭继宾讲,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战国时为魏邑,汉置山阳县。东汉末年曹丕篡汉,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至今在修武还有汉献帝陵遗存。这段时期,为山阳城发展的顶峰,也是焦作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期。

  从地理位置上说,汉山阳县位于太行山南侧,属山前坡地向沁、丹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虽然交通便利,但并不处在南通洛阳、北接上党的交通要道位置。“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山阳县躲开了战火侵扰,山阳人民也因此避免了战争的荼毒,赢得了数百年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繁荣,使山阳县具备了成为粮食生产基地的先决条件。”郭继宾说。

  郭继宾说,两汉时期,山阳县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平坦肥沃,河泽纵横,加之山前平原北高南低不易致涝,是发展农耕的理想之地。粮食丰产,用于贮藏粮食的仓楼自然多见。

  郭继宾说,民以食为天,众多的粮食需要安全储存,而经济富裕、财力雄厚之后,也使得当时的上层人士改善居住条件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仓楼这种集储粮、居住、防御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应运而生,在汉代山阳大地悄然出现,并不断发展。

  “汉代信奉‘事死如事生’,讲究厚葬,生前享受高楼大厦的土豪们,梦想着死后也能继续享受,所以就让能工巧匠比照着现实中的高大仓楼,制作出精美的陶仓楼,作为自己的随葬重器。”郭继宾说。(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岩 实习生 乔思蕊 文 焦作市博物馆供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