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用爱筑起和睦之家——记轵城镇十佳和睦家庭李希魁家庭
关注济源网微信
在轵城镇新安村,提起李希魁家庭,街坊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包容、和睦、温暖”是主旋律。谈起家庭幸福的“秘诀”,李希魁的儿子李战明笑呵呵地说:“一家人相互关爱、心系彼此,就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李希魁今年90岁,1943年入伍,后在解放运城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右腿被截肢,落下终身残疾。成家后,李希魁的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不仅将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活包揽,还主动帮他分担农活。雨天路滑时,她就主动干起了挑水、挑粪的力气活。妻子所做的一切,李希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也尽力为妻子减轻负担。虽然行走不便还拄着拐杖,但是李希魁凭着毅力,坚持挑水,干犁地、耙地等力所能及的农活,做一些家务活。
李希魁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全家老小都看在眼里。在二人的影响下,整个大家庭里少有怨言,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格外团结、和睦。
“从记事起,我们兄弟5个就理解父母的艰辛,总是尽可能帮父母干活,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我们从小就会干农活,洗衣服、做饭也不在话下,邻居都夸我们懂事。”李战明笑着说。
百善孝为先。2015年,李希魁不幸患上脑梗。李战明兄弟5个和各自的妻子就开始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尤其是5个儿媳妇,轮流给老人喂饭喂药、洗衣服,无怨无悔地照顾老人。此举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家和万事兴”,是李希魁夫妇常说的一句话。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后辈,将孝顺、体谅、互敬互爱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如今,李希魁儿孙满堂,孙子孙女都以他这个军人爷爷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生活中助人为乐。每次回到老家,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看望李希魁,尽可能帮助爷爷做一些事或者带着老人到附近散心,用各自的方式尽一份孝心。
多年来,李希魁一家人互敬互爱、孝老爱亲,用爱将家庭经营得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创建和睦家庭的典范。“虽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负担也很重,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幸运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宽容、忍让、勤俭、质朴,是我们家最大的财富。好的家风会影响人的一生,也会影响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成长。”李战明说。(记者 武迪 通讯员 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