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看济源如何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2-01-21 10:53:12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核心提示:

  2021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再次凸显。

  今年1月初,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明确表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那么,济源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尝试?又有哪些突破呢?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走访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一一梳理。

  隆冬时节,山乡寂静。收粮车的到来,让下冶镇三教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刚刚卖完粮食,卢一春心情畅快:“去年受天气影响,小麦略微歉收,不过价格挺好,今天我卖了7000多斤,收入1万多元。”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14亿多张嘴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挑战,济源始终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抢农时、保生产,“粮仓”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2.354亿公斤,实现“十五年连丰”;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农产品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农民饭碗端得越来越牢,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从“耕地保护”到“高标准农田”,坚守“藏粮于地”

  魏道清在梨林镇政府工作了30多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影壁墙上那条不变的耕地红线。

  “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墙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分布图始终没变,而且越来越精细。”魏道清说。与之相对应的是,15年来梨林镇耕地面积增加近万亩,成为示范区首屈一指的良田大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示范区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持实行耕地保护市(县)长责任制,严守耕地红线,切实保障耕地面积。“十三五”期间,济源耕地保有量由4.598万公顷上升为4.603万公顷,成为打赢粮食丰收战的“基本盘”;共批准建设占用耕地6901.95亩,落实补充耕地6901.95亩,切实做到“占优补优、占一补一、占水田补水田”。

  保护耕地,必须数量与质量同步。在思礼镇荆王村种粮大户卢鹏的麦田里,厚厚的土壤踩上去很松软。卢鹏抓起一把土攥成团,松开后,土又散开落地,没有一块土坷垃。“这是好土!近几年通过机耕深松、秸秆还田,土壤保墒能力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上去了。”卢鹏说。

  深松整地,助力藏粮于地。2015年以来,济源农机深松作业落实补贴资金382万余元,补贴作业面积16万余亩,实际完成面积25万余亩,取得良好效果。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速。在克井镇小郭富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一派“良田美景”尽收眼底。“以前种地都是靠天收,现在农田水利设施升级以后,旱能浇,涝能排,机器直接开进田,种地轻松多了!”农民张占营感叹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小郭富村先后打了7眼井,开挖疏浚渠道7条,修建“两纵四横”6条水泥路。张占营承包的500多亩小麦,去年产量27.5万公斤,今年有望超过60万斤。

  近日,济源2020年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考评。数据显示,项目实施所在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5%,年新增320万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391.6万元。

  从“科学选种”到“新农机应用”,解码“藏粮于技”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近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广,一系列问题也冒了出来:“哪个品种,产量高,能卖个好价钱?”“耕地轮作,效益行不行?”“农机产品繁多,哪种最适合我?”……

  针对一个个难题,专家、技术员、农民联合攻关。

  种子怎么选?

  济源市农业科学院依托河南省“四优四化”、示范区科技攻关项目,持续做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引进筛选工作,深入开展富硒主粮、富硒杂粮、优质花生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努力打造现代农业“芯片”,在更高水平上保障粮食安全。

  “好种育好粮”。这两年,济源市沁北家庭农场选择种植高油酸花生,农场负责人杨东胜尝到了甜头:“这个品种油酸含量高、耐储存,在市场上很吃香,一斤收购价比普通花生贵5毛,算下来,1000亩地增收32万元。”

  去年,在暴雨袭击下,周边农户种植的花生纷纷减产,唯独杨东胜的高油酸花生经受住了“考验”。“以前只知道它抗旱能力强,没想到在抗涝抗病害方面,它的表现也这么突出!”杨东胜开心地说。

  粮食怎么种?

  示范区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针对部分镇丘陵、山区旱地较多且粮食产量低的实际,发展杂豆、杂粮等耐旱节水作物;针对平原地区,大力推广玉米-大豆耕地轮作项目,带动农户有效减少肥料的施用量,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过去咱这地薄,玉米亩产1100斤,小麦亩产800斤,已经算多了。”眼看产量不占优势,梨林镇程村种田大户刘国勇一改只种玉米、小麦的老套路,开始尝试玉米-小麦-大豆轮作。

  “现在这地,玉米每亩增产200斤,小麦每亩增产300斤。”刘国勇说,去年一斤黄豆平均收购价2.4元,他的2000亩黄豆净利润达到16万元。豆子挣了钱,固氮又肥了田,玉米产量也跟着提升。他对今年的丰收充满希望。

  农机怎么用?

  伴随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推广,新型农机应用也在提速。

  在济源市禾润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亚飞向记者介绍起种粮“神器”:无人直播机,一天能作业1500亩地,过去半月干的活儿,现在两天就能搞定。免耕播种机,能完成玉米种植的秸秆粉碎、归行、镇压、浅旋等全流程作业,而且机器还能根据垄距进行调节,适应不同地块。装上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直线作业时,无需农机手人工操作,转弯时只需调整方向,白天黑夜均可保证高精度作业……

  “过去种地靠体力,现在种地看设备,缺啥补啥,种地离不开科技!”张亚飞说。

  新型农机下田,“机器换人”全速推进。当前济源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已达到91%,农业生产从“会”种地加快向“慧”种地转变。

  从“合作社”到“新农人”, 描画“谁来种地”

  保障粮食安全,最终要靠农民。然而农业的真正未来,取决于谁来种地。

  谁来种地?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近年,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济源不断涌现。土地流转加速,一定程度打破了“小农户”的生产局限。“托管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也越来越紧密。

  仅几年时间,王国群的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就由最初的5户社员发展到现在的118户。通过带地入社、带机入社、带资入社、人才入社等模式,合作社整合了多种资源和技术,服务半径已扩大到济源及周边地区,机械化作业面积近6万亩,直接带动6000多户农户增收,间接服务农户2万余户。

  梨林镇东许村村民刘占国把自家的280亩地交给了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从种到收一条龙,特别省心,每年光分红就能拿到近2万,自己腾出时间外出务工,还能再挣一份钱。”刘占国说。

  数据统计,示范区目前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5家,服务农户4万余户,基本实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环节的全覆盖。

  “正是有了政策保障,有了基层对中央决策的严格落实,适度规模化经营才不断扩展为主要耕作形式。”示范区农机局管理科科长李世磊认为。

  政策稳定,也吸引越来越多“新农人”大胆进入农业领域。

  王国群“退休”后,儿子王志超子承父业。29岁的王志超大学毕业,脑子灵活,不仅掌管着合作社的大小事务,还组建了一支无人植保机团队。“全是‘80后’‘90后’,年轻人干好了既能赚钱,又能长本领,很有前途!”王志超说。

  王辉是“80后”。从2000年开始,他就回乡创业,成立了坡头恒鑫农机合作社。如今,他不仅种有60多亩地,还为50多个农民提供“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只要政策扶持,咱农民心里就有底!”王辉说。

  农机手林家宝的儿子林一鸣也回来了。林一鸣把农机“开上了天”,玩无人植保机。“小时候就对机械有兴趣,现在真真正正过足了农机瘾。”林一鸣高兴地说。

  有钱可赚,有梦可期。曾经令人担忧的“谁来种地”,在这些“新农人”身上已经找到答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记者 赵珊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