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驻村就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记坡头镇石槽沟村第一书记陈建政

2021-11-24 10:28:22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还有一年多,陈建政就要退休了。今年,是他在坡头镇石槽沟村当驻村第一书记的第8年。

  即将离任第一书记岗位,离开石槽沟村群众,陈建政心里满是不舍和担心。

  “不舍是因为这些年来和群众朝夕相处,在工作和生活中,早已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担心是因为村里的许多规划还来不及实现。”停顿了片刻,陈建政才慢慢道出了原因。

  时间回到2014年10月,时任审计局经贸科科长的陈建政被选派到石槽沟村担任第一书记。

  石槽沟村东接焦作孟州,南邻洛阳吉利,属于“三交界”地带。全村共有7个居民组130户502口人,耕地面积1200余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村里多数年轻人在外打工,有很多留守老人和孩子。

  了解了村里的大致情况后,陈建政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

  入村第一步该干啥?老百姓需要什么?如何赢得群众支持?如何发展集体经济……陈建政一直在认真思考。

  “一个基层组织,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否则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作为一名党员,陈建政深知党建引领一切。他团结石槽沟村干部,积极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党员集中活动、上党课、举行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

  因山高路远、偏僻闭塞,曾经的石槽沟村“靠天吃水”,生活用水问题一直是石槽沟村群众关注的难题。

  为了让群众早日吃上干净水,陈建政多方协调,努力争取扶持资金,建设饮水专项工程。该项工程,彻底解决了石槽沟村用水难的问题。

  水的问题解决了,产业发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几年来,陈建政和村干部积极考察谋划,调整村里的产业结构。根据土地特点以及地域优势,石槽沟村结合农业科技部门,确定了“富硒·绿色·优质”发展之路。为了大力发展绿色、富硒、优质农业产业,村里成立了石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石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工厂,注册了“石庆”牌富硒农产品商标。

  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群众的粮食,群众每亩每年能增收400元。加工厂安排贫困户从事保洁、包装、门卫等工作,每人每月增收1500元。同时,石槽沟村鼓励建档立卡户入股合作社,每年有10%的利润分红。

  石槽沟村有万佛山、万佛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山石窟等旅游资源。下一步,陈建政和村干部决定发展乡村旅游,配合有关部门规划建设“万佛山禅修小镇”,开辟群众致富的新途径。

  “现在,我们村集体收入已经突破30万元。这多亏了陈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军说,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群众的赞许,就是对陈建政最大的肯定。“陈书记真是个好书记,工作认真负责,还体贴我们老百姓。”石槽沟村73岁的王福兴对陈建政这个驻村第一书记夸赞不已。

  在村民眼中,陈建政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为了村里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挥洒自己的汗水,把奋斗书写在时间里,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翻开陈建政的扶贫日志,里面记录着石槽沟村的大小事宜与他在扶贫路上的心路历程。“驻村不是摆样子、走过场,而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陈建政说,把跟乡亲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记录下来,也是督促自己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的办法。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为什么能坚持?既有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怀,更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支撑。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只要你干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老百姓立马就知道。”陈建政有个小心愿,希望自己离开石槽沟村那天,能走得心安理得,再来村里时,老百姓都能亲切地同他打招呼。“这已经足够了。”陈建政的笑声持续了很久。(记者 刘永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