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把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实际、科学谋划。
突出“优”,优化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规划建设东部高效农业发展、西部乡村振兴综合、山区农旅融合、沿黄生态振兴4个示范带,打造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中原种谷”,建设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力争把济源建设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样板区、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引领区。
突出“调”,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优粮、扩经、育特、提质”要求调整种植业结构,到2025年,粮食面积稳定在66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4.9亿斤;“一村一品”特色村达到20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占比30%以上,主要生产基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以上。按照“稳猪、壮牛、强禽、补渔”要求调整畜牧业结构。到2025年,生猪、奶牛、家禽规模化养殖占比80%、97%、92%以上,水产品产量稳定在2万吨。
突出“兴”,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实现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动态清零。全面提升镇村整体发展水平。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稳步提升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
突出“高”,高质量谋划。高标准谋划项目。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谋划强基础、管长远的项目20个,到2025年,农业现代化水平在85%以上。高水平推进试点。扎实推进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积极申报全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建设试点,争取探索更多的“济源经验”。高起点谋划休闲农业。培育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100个乡村休闲农业基地,力争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市。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2%以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设一流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史秉锐代表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作报告
2021-10-2210月21日,示范区召开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激励担当作为,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新局面。
2021-10-22庄建球强调,要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认真梳理问题,加快补齐短板,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提质升级,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10-2210月21日,省政府督导济源示范区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反馈会召开。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第九督导组组长李一平,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庄建球出席会议。
2021-10-2210月20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军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随林、张国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卢多璋出席会议,各委办负责人列席会议。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