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点土成金”追梦人

2021-10-19 09:39:2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卢一国在展示他的作品。

  马路边不起眼的废弃沙土,在卢一国眼里,可是宝贝。

  陶瓷行业有这样一句话:“自古北方无好土,名瓷名窑出江南。”受限于自然条件,我国北方地区缺乏优质高岭土,所以北方地区生产的陶瓷制品在品质上难以与南方地区的相抗衡。

  在卢一国看来,家乡王屋山的厚土,一点儿也不比南方的差。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2014年,卢一国开始用这些废弃沙土向大家证明。

  卢一国是大峪镇人,1983年11月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有幸接触到青瓷。在他看来,每一件瓷器作品,都是文化的载体。1998年,退伍后在郑州当公务员的卢一国,对青瓷依然念念不忘。

  回想起家乡巍巍王屋山下愚公移山的故事、俊秀小沟背中女娲补天的传说、灵动五龙口的猴子王国、济水河畔卢仝煮茶的不朽诗歌……卢一国不禁思考:如果立足济源,发掘近在咫尺的“活历史”,是不是也能在济源打造青瓷。

  2014年,卢一国辞去工作,踏上了漫漫的原料勘探之路。从济源到省内的西峡、卢氏、鲁山、偃师,再到广西的巴马,全国各地有优质矿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卢一国将采集回来的矿石与王屋山的矿石一起送去检验。结果出来后,他兴奋地差点跳起来:王屋山的矿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活性度也很高。随后,卢一国拿着这些矿石进行1000摄氏度烧造试验。经过试验,用王屋山矿石烧造的茶杯、茶壶透气性和美感度与宜兴壶相比毫不逊色。

  随后,卢一国将这些用王屋山矿石烧成的产品送交多家权威机构进行分析检测,最终证明这些产品含有定量生物活性矿物质,除了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硼、锗等稀有元素。

  同样是泡一壶茶,用王屋山矿石烧造的茶壶,茶叶放一星期也不变质。“开始,我们也没有发现它的特别之处。后面陆续有顾客反映我们的茶壶泡出来的茶口感好。”卢一国说,大家的反映也从侧面说明了产品里面富含的多种元素起了作用。

  2014年8月,济源市坤彤陶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卢一国带领团队坚持开拓创新,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通过改良传统工艺,采用高新技术,研制出玉川青瓷、玉川白瓷、玉川花瓷、黄金沙、金钱豹和雪花银等复合活性陶瓷,倾力打造了“卢仝家珍”养生活性瓷酒具、茶具、餐具等系列产品。

  做青瓷,终究是一份“苦差事”。日复一日与泥土、刻刀、釉水、窑火等最简单的元素打交道,既是在打磨制瓷匠人的技术,也是在打磨他们的一颗匠心。

  选矿、淘洗、炼泥、揉泥、拉坯、修坯、刻坯、上釉……经过72道工序,烧成的玉川青瓷,略带玉器的高雅,再经过烈火的煅烧,从内到外散发温润之感。

  和泥巴打交道也许没有风景,但从中攫取的成就和快乐,使卢一国本身已经成为青瓷界一道亮丽的风景。他的每一次设计、每一次创作,都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技术和艺术的强大集成。

  在坤彤陶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展室内,卢一国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向一批又一批访客介绍展示公司制作的产品。展室内陶瓷种类繁多,每一件作品的特点、用途等,他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愚公雕像、女娲塑像、王屋泥陶壶、仿汉黑陶缸……展室内每一件作品背后,都饱含着愚公家乡人文地理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卢一国团队背后的默默付出、潜心经营。

  “济源有很好的历史文化底蕴。”卢一国直言,济源的文化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灵感。“我们将继续以研发新产品为动力,以造好健康瓷为己任,踏实勤奋、勇于探索,创作出一批又一批高品质、高格调、高品位的玉川青瓷艺术作品,全力擦亮济源玉川青瓷这一文化金字招牌。”卢一国坚定地说。(文/图 记者 刘永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