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暴雨过后易发地质灾害 专家支招如何避险

2021-09-25 09:58:1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近期,济源强降雨天气增多,局部地区出现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如何防范地质灾害?遭遇地质灾害时如何自救?9月2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济源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危岩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截至9月23日,济源共有45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大型隐患点9个、中型隐患点10个、小型隐患点434个。

  关于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地矿二院)高级工程师张涛认为,今年入汛以来,济源先后经历了往年未有的多轮降雨,降雨强度大、间隔短,致使岩土体含水量饱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谈及地质灾害前的征兆,张涛说,不同地质灾害发生前会有不同的征兆。崩塌灾害发生的前兆有:山坡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山脚下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可嗅到异常气味;偶尔能听见岩石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等。滑坡灾害发生的前兆有:滑坡前缘出现横向、纵向放射状裂缝,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现象;坡体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四周岩土体松弛,不时有小型坍滑现象发生;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等。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前兆有:山谷中传出轰鸣声;主河流水位上涨或正常流水突然中断等。

  示范区应急管理局三级调研员苗军则认为,当发现周边建筑物不规则开裂、地面裂缝增多、地形下陷等异常现象时,须提高警惕,绕道而行,或者按照相关规划线路转移到安全区域。

  地质灾害发生后如何自救?两位专家指出,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不能立即稳定下来,仍会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受灾区域去挖掘和搜寻财物;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毁坏、通信中断,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开展救援;在专业救援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确认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专家温馨提醒▶▶▶

  1.驾车时,连人带车一起跌入陷区内,如果塌陷不太深,汽车会给予车内人员第一层保护,在气囊及车体结构的保护下,一般不会威胁生命。因此,在跌落后不要因为惶恐而失去自救意识,要迅速镇定下来,检查周边情况和自身受伤情况,并做出自我判断。在确定没有覆盖物、视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打开车门或者破窗逃生;如果开门受阻或者持续塌陷仍在发生,应果断以汽车为掩体,待周围情况稳定后再利用通信设备寻求救援,不宜强行自救。

  2.行人步行跌入塌陷区内,要迅速做出双手抱头、双臂护脸、下蹲抱团、脸藏双膝的连贯动作,为自己赢得呼吸空间,同时捂住口鼻防止粉尘侵入。在情况相对稳定后,可小心移动身体,找到相对安全空旷的位置,远离塌陷边缘,以防二次坍塌造成伤害。如被埋或被遮盖物掩盖,可利用通信设备或者其他手段发出声响求救。(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孙 璐 王同朝)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