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济源要闻 > 正文

一个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的人——追记优秀共产党员、社区民警毛立争

2021-09-25 09:5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编者按:一个社区民警去世,牵动无数群众的心。27年,他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用对党忠诚,担当和坚守,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发挥了榜样作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当下,示范区正在深入开展“党群连心工程”,各级党员干部要向毛立争同志学习,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起上下一心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秋雨淅沥。

  昨天一早,陆续有人来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警务室,将一束束鲜花,整齐地摆在门口的地上。

  9月22日晚,他的微信朋友圈最后一次更新,儿子代他向大伙儿告别。顷刻,有无数人在评论区写下哀思。

  一个把群众装在心里的人,必定被群众装在心里。

  毛立争,就是这样的人。

  9月22日17时46分,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十大感动中原年度人物、优秀社区民警毛立争,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享年50岁。

  消息传出,触动了无数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毛立争为什么被社区群众誉为“贴心人”?《沁园志》编辑李耕田曾探寻过答案。他对毛立争留存的42本日记,做过详细的统计,所录和群众有关的大大小小的事,超过5000件。

  毛立争日记,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

  1989年参加公安工作的毛立争,1994年9月起扎根沁园派出所。也就是从那时起,夫妻吵架、父子不和、邻里纠纷、生活不便,只要“有事找立争”,分内的、分外的,没有毛立争不管的……

  除了日记,毛立争的电动车也可以回答他为什么被社区群众誉为“贴心人”。

  那辆装置着“社区民警毛立争”显眼标牌的电动车,在市区几乎无人不识。无论冬夏,毛立争骑车穿梭于街巷楼院,逢事必管。现在,电动车再也等不回来它的主人了……

  这辆更换过6条轮胎的电动车,是毛立争的“三件宝”之一。辖区人口多,治安状况较为复杂。毛立争主动向居民承诺:您上班,我巡逻,为您把家看。

  一辆电动车,一个小喇叭,一部对讲机,毛立争每天下班前,坚持把社区转个遍,年复一年,磨坏了6条轮胎,用坏了3个小喇叭。

  毛立争骑车从来不戴手套,在冬天,手经常被冻伤。对此,毛立争曾做过解释:“戴手套和群众握手会缺乏亲近感,自己的手冻伤是小事,老百姓的心凉是大事。”

  2014年11月,毛立争确诊肺癌中晚期。手术后,他很快回归了工作。

  63岁的社区超市老板杜桂英回忆,她知道毛立争得了大病,但她每天都能见到毛立争:“星期天、节假日,毛立争从未休息过。”

  社区居民冯向道乔迁新居后,总忍不住想回沁园小区转转。“舍不得毛警官,每过一段时间就想回去看看他。特别是他病了以后,这种惦念更加强烈了”冯向道说,在沁园小区住的10年间,他眼中的毛立争就是一个活雷锋,邻里都把毛立争当亲人。

  如今,这间让无数群众信任和安心的“毛立争警务室”再也等不回那个群众惦念的毛警官了,惦念“立争是个好人”的辖区群众再也等不来那张真诚的笑脸了。

  但社区群众始终记得,是他“点亮”了沁园小区15年不亮的路灯;是他清理了臭了17年没人管的化粪池;是他解决了香园小区24户居民“取暖难”的问题;是他圆了御驾庄居委会杨胜利24年的“户口梦”;是他为离家出走11年的新乡小伙刘瑞峰找到家;是他义务帮助105名“农民工”兄弟解决了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是他帮助5名刑满释放人员贷款、找工作、谋出路;是他和68位空巢老人结对帮扶,随时登门为老人服务;是他15年风雨无阻在沁园路小学、市第一幼儿园门口维持秩序,守护平安……

  毛警官走了。

  但他留下了辖区连续25年零命案、零重大安全事故,在河南省公安厅对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暗访测评中,分别达到93%和95%,位居全省第一的纪录。

  在毛立争的记录中,还有一项他长年累月练就的硬功夫:只要看一眼照片,就能说出该人姓名、住址;只要一提某人姓名,就能说出这人平时表现、家庭情况,被誉为“辖区活地图”。8年来,他利用辖区熟知率,配合兄弟单位抓获嫌疑人186名。他总结的15000字的《毛立争社区警务工作法》在省厅警务创新博览会上获得优秀奖在全省推广。

  8月23日,毛立争最后一次来到他深爱着的警务室。

  民警陈卫芳回忆,“毛哥”几乎是被家人从车上抬下来的。他全身没有力气,站都站不住。

  在家人和同事的搀扶下,毛立争才缓慢走上台阶。“扶着他的时候,听着他一直喘着气,感觉到他走得很是费劲,走几步,后背都湿透了。”

  毛立争把所有的屋子都转了一遍,嘴里一直念叨着:“真舍不得啊。”

  在毛立争的最后7年,警务室是他和死神赛跑的战场。水杯、手包和步行,成了他的新“三宝”。他每天随身携带一个水杯、一个手包。水杯装的是中药,手包装的是西药,日行20000步就是他每天在辖区走东家串西家的工作量。“人的一生,生命终会有终结,唯有精神,能够永存。”他说,“我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要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我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为父老乡亲服务到最后一天,最后一分,最后一秒!”

  深知生命倒计时,毛立争惜时如金。在最关键的节点,他干脆吃住在警务室,边熬中药边工作。为防范案件发生,他拖着虚弱的病体夜巡,拿着小喇叭吆喝,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癌症病人。嗓子哑了、脚磨泡了,还有一次他差点晕倒。即便在北京复查期间,他也抽空跟朝阳群众学经验,独创的“邻里守望,十户联防”成为御驾庄居委会群防群治的新亮点。

  2018年,毛立争当选“济源十大当代愚公”,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毛立争站起来是把伞 ,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是头牛,为群众鞠躬尽瘁。他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

  “英雄已西去,精神永流传。我们会继续坚守在警务室,把‘毛立争’这个招牌擦得更亮,让毛立争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与弘扬。”毛立争社区警务室民警李长鹏坚定地说。

  翻看毛立争日记,他写道:“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对我而言就是兑现面对党旗高举拳头许下的誓言,就是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警服,对得起辖区的父老乡亲。什么是牢记使命,对我而言就是为辖区父老乡亲看好家、护好院、守好平安。你们的满意和笑容是我履职的最大使命。”

  临终前,毛立争将自己当月的工资作为最后一笔党费全部上交。(记者 董慧敏 刘永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