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177科755属2121种 济源太行山区植物“家底”摸清了

2021-08-18 10:35:41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科研人员采集植物数字标本 (资料图)

  日前,一场独特的野外调查行动在济源太行山区展开。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茂密的山林里,一棵棵树皮为灰色的落叶乔木安静地生长着。科研人员惊喜地发现,这是被植物学家称为第四季植物“活化石”的连香树,是国家二级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

  近年,济源生态环境日益变好,野生植物数量逐年增加。究竟多少生物在此“安家”?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此组织专业人员,对济源太行山区的植物现状进行了新一轮调查,初步摸清该区域植物的“家底”。

  该项活动自2019年启动,主要依托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和中央财政补贴项目,通过与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等合作,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

  在两年多的野外调查中,科研人员获取近3万号数字标本,发现河南植物分布新记录2种,发现本区植物分布新记录497种(含种下分类单元),隶属81科256属。

  “这么多年,我们都不知道它们在济源生存着。清一清本土植物‘家底’,实在太有必要了。”参与摸查的工作人员任迎丰表示。

  截至目前,济源太行山区维管植物共计177科755属2121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2属95种,裸子植物5科9属14种,被子植物150科704属2012种。较原记载多了432种植物。

  据了解,珍稀植物较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中国珍稀濒危植物58种,国家珍贵树种10种,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38种,《中国植物红皮书》植物16种。珍稀群落有领春木群落、红豆杉群落、水曲柳群落、连香树群落等。连香树、山白树、领春木、异叶榕、南方红豆杉、红豆杉、泡花树、老鸹铃等物种在本区为其自然分布的最北缘。

  “现在已经初步摸清了济源太行山区植物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重点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的分布情况。这对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任迎丰说,根据目前摸查情况,济源境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下一步,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通过制作数字标本,构建植物多样性野外实体信息数字平台,完善野生植物保育、标本采集管理、社区共管等制度,减少人为干扰对植物资源的破坏,合理利用山区植物资源,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提升保护区管护水平,推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据了解,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和温带地区天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是华北与西北植物的相交地带,森林植物群落多样,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的典型性和向暖温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以落叶栎类林为代表和半常绿栎类林为辅的阔叶林地带。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和物种,都能与此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相协调适应,反映出明显的规律性和典型性。 (张恒 王迎迎)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