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党领导的济源抗战(1937—1945)
关注济源网微信
杨伯笙于1943年5月随军转战后,孙渊明任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县政府下设民政科(科长李少闻)、财粮科(科长任自有、谭兆秀)、文教科(科长酒昭贵)、司法科(科长酒序伦)等4个科,辖第四、第五两个区公所,由任正凡、李少闻(兼)任区长。同月,太岳四地委调焦祖涵任县委书记,原县委书记于思礼因长期从事敌占区工作,身份暴露,改任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姚力行任组织部部长。
在重建济源县委、县政府的同时,以济北抗日游击大队哗变时在阳城下乡催讨给养而保留下来的一个中队为基础,以灵山、谭庄两地自卫团为骨干,组建了济源县抗日武装大队,由孙渊明兼大队长,焦祖涵兼政委,赵守训任教导员。
1943年6月,济源县委、县政府带领县大队离开阳城,到济北沿太行山一带活动,先后驻白涧、水洪池、郑坪等地,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在竹园沟、五指河、水洪池、阎营、任庄、克井等村建立了村政权,领导群众进行生产,动员青年参加县大队,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对日伪开展游击战争,从而逐步恢复了抗日根据地,扩大了游击区。
县抗日武装大队在此严重困难时期,打击敌伪,保护人民,在战斗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1945年5月,县大队改称济源县独立营后,配合正规军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先后消灭南岭伪军,攻克坡头,解放县城;9月,独立营收编了伪军陈其勇部,人数300余人,拥有迫击炮l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改称济源独立团;12月7日,济源独立团与王屋独立营合并,编为太岳四分区独立二团。(未完待续 内容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